播音:汇哲、王然
全文约4705字,阅读约19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蔡忍冬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道场作屏,弁山为靠,湖城居中,苕霅汇流。湖州山水以清远著称,苏轼诗句“尚爱此山看不足”,故历代在府治后西北隅筑爱山台纪怀。
湖州老城区域,南部水墩密布,北部地势较高。古时官员赴任或游客到访,陆路必自城南定安门进入,途经牌坊林立的南街,过仪凤桥转入州治大街;水路乘舟沿霅溪穿潮音桥,经江子汇在馆驿河头登岸步入府前直街,唐宋州治或明清府衙就设在子城境内。
辛亥革命,湖州光复。乌程与归安合并为吴兴县,旧府台衙门地块归本地人开发,辟为十字交叉的志成路与同岑路,并沿街建起商业、娱乐与住宅区,改府衙花园为吴兴公园,坊间将这圈中心商区称作“蟹墩子”。湖城地名中的府衙与城门的印痕随之去除,仅传下南街、东街、北街、小西街等俗称。
进入20世纪初,汽车与轮船相继时兴,南门建起汽车站,轮船驳于馆驿河头。旧时,自东街过骆驼桥即鱼巷口,彩凤坊、太和坊与上北街在此交汇。鱼巷口是水产交易处,形状也确实有点像鱼嘴的形状。据老辈人记述,此地有野荸荠糖果店、五洲大药房、福成银楼、日升蜡烛店、永泰和南货店、仁和南货店、美丽百货店、大丰绸缎洋货局等。
彩凤坊老字号
西行为彩凤坊,清末民初是湖城金融中心,多家民营钱庄聚集于九曲弄,后官办浙江省银行湖州支行。九成斋国药号,石库门内以金鼎为记,制售鲜兰香露,资其芳香宜畅,吐泻俱平;慕韩斋老药号,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秘制万氏牛黄清心丸真不二价;瑞纶绸缎洋货行洋房三层,统办沙罗绸缎华吱呢绒洋货;老泰和号售杭线顾绣京缎帽庄,还有邱义丰羽毛扇店、鸿兴泰皮鞋店、亨德利钟表镶牙店、周生记馄饨店等等。
黄沙路东接彩凤坊,志成路南口的府西街,明代府衙石狮就立于此处,志成路修成后直通黄沙路。乌程县学东侧的小土山上设文昌阁,登楼西望能俯瞰大成殿与尊经阁,惜因年久失修,每逢雨天常有泥沙滑落致道路泥泞,故名黄沙路。
此地临近乌程县学及后起的省立师范,逐渐形成文化街,有王文光书斋,兼营刻印与销售,大到官修府志小到蒙学读物、戏曲唱本均出其铺,还有王一品斋笔庄、胡仕文笔店、孔凤春戏袍店,吉祜纸扎店等,衣裳街与黄沙路口,也有五洲、世界、开明等书店,经销上海版的各类文艺书籍或报纸期刊。
旧时湖城地图
黄沙路西接学前滩,即乌程县学前的泮水,西通漕渎北接外宝带河。1917年,乌程县学旧址设立浙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后并入省立第三中学,分设中学部与师范部,师范仍在学前滩。过县桥就是城隍庙与乌程县衙旧址,民国初年改作法院,虽其后迁址东街,却留下法院街的地名。据罗家庆《湖城野志》载:黄沙路有中医张禹九宅、法院街西有两家大院,分别为名医胡椿柏与胡伊耕宅。笔者记起早年在西门河边曾见过一幢西式别墅。
1938年日寇入侵,湖城沦陷,据上海《文汇报》2月12日载:“黄沙路自延陵酒店焚起,折由衣裳街,焚至马路洋铁棚,对过则自丁莲芳千张包子店过去二三家起,焚至九成斋国药号止。”位居彩凤坊的邮电局被日寇占作警备队,学前滩省立三师校舍也炸成废墟……历历往事不堪回首,漫漫长夜盼天明。
1949年4月27日凌晨,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沿宜兴、长兴一线抵达湖州城西,随后,湖州成为浙江第一座解放之城。据当时新创刊的《浙江日报》报道:“在蚕丝业中心湖州,近万的丝织业工人在解放前就制作了1000多面旗帜,准备欢迎解放军。”就此发端,盛大游行、群众集会与激情演出,遂成新中国的红色新时尚与红色主旋律。
1956年到1977年,市人民政府先后编制8版《湖州市总体规划》,对湖州城市建设起到前瞻性的指导作用。江南古城迎来新时代,城市建设获得新希望。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城镇都掀起修筑人民路的热潮,湖州城区南北向的主干道人民路与东西向的红旗路于1958年开工建设。红旗路东起骆驼桥堍西至红丰路,是在原彩凤坊、黄沙路、学前滩与法院街这4条狭窄小道的基础上,拆除南侧临街店铺拓宽改造而成,全长1177米,于1960年竣工通行。
1961年,在黄沙路南侧,建起很气派的两层楼店面,周生记馄饨店就搬迁到这里,彩凤坊的湖州酒家是湖城首家国营饭店,均属老店重开获得新生。
红旗路北的直经堂巷和横经堂巷交叉口,就是湖州第一幼儿园所在地。高高的石级蜿蜒而上,园内滑梯旁有棵老枇杷树,操场上矗立刘胡兰雕像,还有一口非常深的水井,这是湖城几代人的童年记忆。1963年走上幼教岗位的朱静怡,曾获浙江省首批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红旗路地图
红旗路建成后形成鱼骨状街道格局。除市中心原有的志成路与衣裳街外,1958年拓宽观风巷,将南街与红旗路贯通,新建红丰路通达杭长桥国道;1966年开始填平眺谷桥河与外宝带河改筑路基,全线至1979年竣工完成,北接环城北路,南经红旗路通达勤劳街。劳动路的建成大力推进湖州的工业化进程,沿线工厂林立,生产热火朝天。1980年拆除残存的西门城墙,拓建环城西路穿越红旗路至龙溪港南岸,全线于1983年贯通。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红旗路沿线开始旧貌换新颜。东段建起湖州大厦、五金交电大楼、第一百货大楼、邮电大楼、医药大楼、湖州饭店、新华书店、江南春饭店等高层建筑;西段陆续建起海关大楼、电力大楼、石油大厦、丝绸大厦、浙北大厦等高层建筑,还有各大国有银行与税务机构以及白鹭迎宾馆、湖州中心医院等单位。
湖州市中心医院,其前身为浙江省立传染病医院,抗战时期迁址丽水云和。1959年由嘉兴迁来湖城,定名为湖州第二人民医院,1990年获评省级三级乙类医院,后升级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登上医院北楼可饱览宋代文士叶梦得“吴兴富山水,弁为众峰尊”的诗境。
红旗路上的招牌赏心悦目,大多出自书画名家手笔。有郭沫若题“王一品斋笔庄”、刘海粟题写“湖州大厦”“浙北大酒店”、沙孟海题“湖州饭店”、周昌谷题“江南春饭店”、胡问遂题“白鹭迎宾馆”、还有近旁店招,如张森题“红星饭店”、单晓天题“湘江大楼”等等,以及谭建丞题“丁莲芳”“慕韩斋”、李英题“周生记”等本地老字号。
首届丝绸文化节
1991年10月,首届湖州丝绸文化节举行,巡游队伍途经红旗路时,市民夹道欢呼:啊,彩旗,60面彩旗人分6路纵队引领,82位爱山小学的学生鼓乐齐鸣,400多人的时装队由纺织女工组成,亮出庐山纱、乔其纱、云裳绉、留香绉、电力纺、斜纹绸的风采……这场五彩缤纷的丝路花语,令湖州市民回味良久!
作为闻名遐迩餐饮一条街的红旗路,在群众的美食记忆中往往更为接地气:“黄沙路上丁莲芳,千张包子丝粉头”“衣裳街口周生记,味道鲜美大馄饨”“志成路口洋铅棚,生煎包子肉味香”“湘江浴室冷饮店,回味无穷八宝汤”“真赞阿宝回香豆,三分一包香又脆”这些网传顺口溜,道出民间口味的本真。
如今,各大宾馆、酒店传承早年湖州饮服行业“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的优良传统,争办街头设摊销售各色菜肴的新业务,这项服务于大众的好举措,值得点赞!
1979年,笔者随双林墨河画苑同事出差初次到访湖州。我等先乘轮船抵旧馆,再坐汽车至东门,途经骆驼桥由红旗路转入志城路。当年我因喜欢电影海报,在同岑路人民电影院门前驻足良久,未曾想到若干年后会在此工作多年。中午在江南春饭店就餐,由同事点了几道菜,其中的咸菜烧鱼子,因从未吃过故尔印象颇深。
1981年正式迁居湖城,人生地不熟加资讯又不通,我便每天徒步到红旗路上的报刊门市部,先在门前橱窗阅览各地大报,再进门市部购阅各类杂志,因不能翻阅仅凭封面的观感选购。记得上海《萌芽》、江苏《青春》的封面很养眼;上海《文汇月刊》关注名人风采;广东《广州文艺》《黄金时代》的插图很新潮,即便盲购也觉得很满意。
缤纷期刊
上海《文化与生活》和天津《八小时之外》等期刊,在引领群众性集藏活动方面起着先导作用。当初,尚在石库门里的湖州邮电局大厅,一度成为本地集邮爱好者交流的天地,起初仅交流信销旧票,其后是交易全新套票。本人偏爱专题集邮,先集戏曲票,继而扩展到古建、文物、古画、民俗、花卉、人物等专题票。如今集邮虽已式微多年,但对于开启民智功不可没。
湖州第一百货公司位居城中闹市,最初与毗邻的慕韩斋药店同为两层楼房。百货公司的最大看点,即收找钱款及发票时,都需用铁夹子扣住,再顺着铁丝在柜台与收银之间来回滑动。如群燕飞动煞是好看!1990年,因参赛全省电影橱窗评比之需,我特地到百货公司购买一架带测光的海鸥牌单反机,果然因参赛照片清晰取得最佳绩效。没想到在接踵而至的旧城改造中,这架单反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伴随我走街串巷或奔走工地,记录下千载未移之古城的余韵,并极大地提升自我思辨与鉴别能力。
红旗路秋色
湖州新华书店最初开设在志成路上,1984年迁入红旗路的五层新大楼,施行开架售书,特辟夜市营业,后来因新建观凤大楼又暂回志成路。我通常去红旗路西段,就为到新华书店浏览与购阅。历年来我在书店买书无数,作用最大者当属1982年所购《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册),凭藉此书在全国的影剧期刊上投稿发文,自此渐入文史研究的佳境。
红旗路上的长江照相馆,由卡尔登与大同两家照相馆合并而成,1986年开设彩扩业务。1988年笔者在此拍摄结婚彩照。1987年红旗路西段农业银行新大楼崛起,门前的“银鹰”雕塑成为点睛之笔,据闻是由湖城工艺美术家寇列所设计的。
1958年中共嘉兴地委和专署办公楼在乌程县学旧址上落成,1983年撤地建市为市委市府西大院。1996年我父亲自西大院参加政协会议,散会已是傍晚6时,他发现行道树上聚集着许多麻雀,便写就《红旗路的麻雀奇观》,引发一番有关生态平衡的感慨,刊载于《湖州日报·晚刊》。可喜的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完善,如今鸟雀在街区或家园与人为伴已属常态。
孔庙泮桥遗迹
新千年伊始,城市建设在红旗路两边再掀新浪,古城千年尘封的密码,在挖掘机铁臂的作用下被重新破解,得以让今人见证“吴兴自东晋为善地”的史实。据闻,原市府西大院地块的多处古井中发现过汉陶、晋瓷,还有地下的鹿角、石器、铭砖等,以及苇席的残留印痕。在银泰商厦地块,出土过唐代经幢与赑屃;早年在隔街相望的观凤楼地块与工商银行地块,发现过宋代铜镜与六朝“太货六铢”及铁剑等。从汉晋到明清一路走来,至2003年开建新天地商住中心时,笔者曾前往探察乌程文庙前的两座“泮桥”,系明清孔庙前的最后遗迹。
湖州白鹭迎宾馆,其前身系市政府第二招待所,地处红旗路西首,南北大楼由绿波长廊连通,庭院假山喷泉金鱼嬉池。浙派画家叶小舫生前曾应好友之约为宾馆挥毫补壁山水、芦雁图卷;2006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叶小舫画集》的拍摄工作,就定在白鹭迎宾馆展开,由摄影家高胜奎执镜,笔者全程参与活动。此次由民间集资出版的文化义举,资讯收入《2008年湖州蓝皮书》(湖州市社科院,杭州出版社)。
有道是:“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对街巷的记忆也不尽相同,笔者因个人兴趣爱好所致,亲历亲见的事与物大多与湖州文脉有关。光阴荏苒,虚度半生,不过一直能“志于道,游于艺”,自觉还是十分欣慰与充实的。
2020年,红旗路开启西延工程拓宽改造,道路全长已达3000米,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增至双向六车道,连接二环西路,直通高铁总站。沿路景观提升,贯通龙溪港生态绿道,串联起老城区城市印象,打造“水清、岸绿、路畅”的惠民工程,如今已化作靓丽城市风景线!
人民、红旗、劳动、红丰,这些意气风发的地名,承载着鲜明时代印记,大道至简,历久弥新。11月5日,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全国70家传媒的《人民路上为人民》获集体一等奖,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选送作品《湖城人民路:从“有感”到“无感”的守护》名列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