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十四艺节演出现场 受访者 供图
□ 本报首席记者 王 洋
“上午在成都看川剧《梦回东坡》品宋韵风雅,下午坐高铁去重庆逛洪崖洞赏两江夜景,凭演出票根还能享大足石刻景区半价优惠,这样的跨城艺术之旅太惬意了!”来自江苏的游客朱秀霞对此次川渝之旅赞不绝口。
艺术为媒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十四艺节开幕式上,舞蹈诗剧《蜀道》从五丁开道传说追溯蜀道起源,在80分钟演出时间里,演员们以灵动身段复刻五丁开道的坚毅,用鼓瑟和鸣奏出千年回响,娓娓道来李冰治水、文翁化蜀、剑阁峥嵘、翠云穹廊等一个个感人故事。
“这是一条活的蜀道,几千年前的古蜀人开辟了这条道,现在仍然在我们的脚下绵延。”《蜀道》总编导佟睿睿希望,这部作品能够走向更多地方,让更多人了解蜀道文化和川蜀气象。
作为川渝首次联合主办的全国最高规格艺术盛会,十四艺节深度挖掘巴蜀文化基因,以“双城共创、精品共演”的模式,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别样火花。
大型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以川腔蜀韵讲述苏东坡的豁达风骨与人生智慧。其艺术总监,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说:“用川剧来演绎东坡故事,是对东坡精神最契合的诠释。”让他颇感欣慰的是,剧目演出期间座无虚席,不少重庆观众专程乘高铁赶来,散场后还围着演员交流方言台词的韵味。
川渝联合创排的作品也成为艺术节的“流量担当”。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重庆市话剧院联袂打造的现实主义话剧《谁在敲门》,用地道的川渝方言演绎川东农村三代人的生活变迁,家长里短的烟火气、邻里互助的温暖情,让两地观众感同身受。重庆观众段晓娟观后感慨:“剧中的婆媳相处、农田劳作场景,和我老家的情况一模一样,看着特别亲切。”
杂技剧《先声》,话剧《觉醒年代》,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十四艺节期间,100余台(个)优秀舞台艺术作品集中亮相川渝两地,展现新时代舞台艺术的累累硕果,带领观众领略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在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刘蔚然看来,十四艺节首次在川渝两地举办,为巴蜀文化资源的系统性整合与创造性转化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艺术节的集中展示和集中检验,巴蜀文化得以在更高平台上实现价值重塑,运用现代舞台技术进行当代表达,使其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节庆为桥
山水同源,文旅同心。十四艺节的举办,让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成效全面绽放。自2022年5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印发以来,川渝两地以政策协同打破地域壁垒,从“地理相邻”迈向“制度相亲”,共同构建起“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
近年来,川渝联合编制了《文化和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共建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新突破。此外,两地共同创建国家级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办巴蜀非遗品牌大会等;联合开展巴蜀文旅国际国内推广活动,共同打造了“宽洪大量”(宽窄巷子+洪崖洞)、“资足常乐”(资阳+大足)等跨区域文旅品牌,以趣味化表达串联双城地标,在社交平台引发“双城打卡”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川渝突破传统旅游模式,打造了一批跨界融合的文旅新场景,推出70余条世界遗产主题线路,覆盖蜀道、石窟、古镇等,形成“行走的文化长廊”,同时开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题列车800余趟,去年超过1亿人次实现川渝同游、川渝互游,成渝双城游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的热门选择。
十四艺节期间,川渝两地还携手推出杂技魔术展演、非遗展、数字艺术展等。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两地联手推介“跟着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游川渝”100个文旅特色场景和一系列“跟着演出去旅行”线路,将宽窄巷子、洪崖洞、三星堆、大足石刻等核心地标串珠成链,实现“白天赏景、晚上观剧”的沉浸式体验。
“舞剧里的石刻造型让我震撼,实地探访后更感受到千年遗产的厚重。”来自深圳的游客小羽在观看完《天下大足》后,又循着艺术节推荐线路打卡了三星堆,“艺术演出成了旅行的核心吸引力,川渝的文旅配套让行程特别顺畅。”
同样切身感受到顺畅的还有川渝两地的居民。“以前跨城看演出要提前半天出发,现在下班后坐高铁去重庆,看完演出还能赶回来,太方便了!”成都市民刘女士的体验正是川渝交通一体化的生动写照。现如今,交通互联互通正为跨城旅游提供着坚实支撑。
惠民共享
“200元左右办张成渝文旅一卡通,60多家景区全年畅玩,还能享受演出票务优惠,太划算了!”重庆市民马倩给全家都办了年卡,周末常带着两个孩子跨城游玩。
刷“铁路e卡通”坐高铁,用公交轨道“一码通”换乘地铁,凭文旅一卡通逛景区……成渝两地以文旅惠民为纽带,推出一系列打破地域壁垒的便民举措,让“同城待遇”从蓝图变为现实。许多成渝两地居民像马倩一样,切实感受到“跨省游景区像逛家门口的公园”,在巴山蜀水间共享文旅融合的民生红利。
十四艺节期间,川渝两地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推出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联动餐饮、住宿等业态搭建消费专区,38家景区实施门票互免政策,持渝厦高铁车票可免费畅游酉阳桃花源等多个景区。
与此同时,重庆推出优惠举措,56家热门旅游景区对持有十四艺节观演门票或相关凭证的游客,给予5折以上门票优惠福利,邀游客共赴艺术与美景的盛宴;成都开通“文旅版”话剧直通车,实现演出场馆与三苏祠等景点无缝衔接。
在宽窄巷子的烟火气中邂逅川剧表演,在洪崖洞的璀璨夜景里听一曲四川清音……川渝两地打破剧场与景区界限,让文化之光照进寻常巷陌。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文艺精品奔向景区、街区、社区,与川渝两地更多观众面对面交流。在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看来:“让艺术成为群众可观、可感、可参与的体验,这种深度融合极大激发了全民的艺术热情,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