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云南旅游10月27日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减少58.72%,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32亿元,是上市以来的最低值。今年以来,由于订单减少,公司旅游文化科技板块收入下降明显。而2021年至2024年公司曾连续亏损,亏损总额超10亿元,业绩持续承压。
前三季度亏损1.32亿元,投资收益持续减少
云南旅游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58.72%,归母净利润亏损1.32亿元,同比止盈转亏下滑196.83%,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36亿元。
根据公告,单季度看,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6809.64万元,同比下降53.61%,归母净利润亏损3518.77万元,同比下降119.29%。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仍不容乐观。
图源:公司2025年三季报
云南旅游表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变动原因是报告期内项目未能如期签约,旅游文化科技板块收入下降。净利润大幅下滑,是因为去年同期转回江南园林相关预计负债确认营业外收入。
图源:同花顺iFinD
从资产方面看,公司三季度末资产总计31.89亿元,应收账款为2.71亿元,同比减少18.06%。现金流量方面,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9.16万元,同比增长115.60%,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63亿元,同比减少33.52%。
报告期内公司偿还了截至去年底的全部短期借款3997.51万元,但是长期借款相比去年底增长39.38%,达到4.90亿元。这显示在财务费用上,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1.01%,其中利息费用增长34.53%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公司营收砍半下滑,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成本减少了47.24%,这主要是项目未能签约,旅游文化科技板块成本下降所致。公司在各项费用上也开始缩减,其中销售费用缩减了25.33%,管理费用缩减了33.86,研发费用缩减了62.63%。
图源:公司2025年三季报
在投资收益指标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1994.73万元,同比下降了486.92%,对比半年报数据,第三季度再亏760多万元。公司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参股公司亏损确认投资损失。另外,信用减值损失815.68万元,同比增长126.69%。
布局机器人业务落地推进存不确定性
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旅游市场在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49.98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61亿,同比增长18.0%。出游花费方面,国内居民出游花费4.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50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云南省文旅厅数据显示,暑期7月至8月,云南文旅市场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全省接待游客1.9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31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21.4%。1月至8月,云南省入境游客人次、入境过夜人次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141.3%,大幅超过2024年全年;全省旅居人数达380.1万人,已接近2024年全年389万人的规模。
云南旅游成立于2000年,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总部位于昆明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旅游文化科技、文旅综合体运营、旅游综合服务三大业务板块,主要运营昆明世博园、世界恐龙谷等。
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下滑,2021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4年亏损合计超过10亿元,而2021年至今公司没有进行分红。云南旅游坐拥顶级旅游资源,却没能转化为亮丽的业绩,这也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
二级市场上,云南旅游股价曾长期低迷。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搭上机器人概念,公司在今年9月中旬突然大涨,一度收获4连板,但此后股价又快速回落。
公司曾发布多次公告说明,公告显示,云南旅游全资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三大方向深化合作:一是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组建联合研发团队,聚焦文旅场景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攻克高动态全身协同控制、多模态空间智能感知、情境化拟人交互等关键技术难题;二是推动机器人产品在文旅场景的落地应用,重点开发适用于主题公园、景区的机器恐龙、互动NPC机器人,以及提升游客体验的零售服务机器人,并推动研发成果在文旅行业落地;三是建立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培育文旅机器人领域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司同时提醒,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该事项预计对公司当期损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后期能否顺利落地推进存在不确定性。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半年营收2280.45万元,净利润亏损8235.20万元。
对于业绩持续下滑,公司在上月回复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面对市场变化情况,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在To G业务基础上增加To B业务覆盖,积极布局新的业务增长点,部分潜在项目正在洽谈和推进过程中,因订单签订需要一定时间周期,暂未形成业绩支撑。
文旅综合体运营板块业务受客单消费下降,旅游综合服务板块业务受旅游车辆运营指标扩容以及网约车、共享单车运力投放等因素影响,导致两块业务收入出现一定下滑。公司将继续加强景区营销,拓宽车辆的市场渠道,加大运力调配力度,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另外,公司近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持续聚焦主业,将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精益化管理等举措,做好现有业务的可持续经营和提质增效工作,努力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