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南沙建区二十周年,作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新引擎,南沙正以“图南之志”筑梦未来发展核。今年也是全省“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继去年培育出19条典型村之后,南沙今年计划选育46条典型村。自9月份开始,我们陆续走进典型村,了解乡村之变、居民之感、发展之势,呈现南沙在贯彻实施“百千万工程”中的一线故事。
西樵村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西北部,地处蕉门水道与沙湾水道交汇处,全村总面积 4650 亩(约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2891 亩(永久基本农田占比高达76.24%),有 10 个生产队和 1 个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村户籍人口2806人,常住人口约3900人。村集体收入以土地、鱼塘出租为主,2024年收入约600万元。
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西樵村精准施策,盘活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与新兴业态融合互促的振兴之路。其一方面巩固广州市“一村一品”——西樵节瓜的创建成果,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引入新品种、新技术,擦亮特色农业品牌;另一方面敏锐把握都市近郊休闲娱乐需求,盘活西樵头水闸旁约90亩闲置土地,打造“牧野森林”和“穹宇”两大特色露营地,培育乡村文旅新业态,有效激活了“水岸经济”,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30万元,同时为村民创造20多个就业岗位。一个以节瓜产业为基石、以露营经济为亮点、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发展新图景正在加速呈现。
科技赋能让“一村一品”结硕果
清晨的阳光洒在西樵村的田间地头,翠绿的节瓜藤蔓沿着支架攀爬,农户们穿梭其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节瓜。这些色泽鲜亮、形态饱满的节瓜,正从这片土地出发,运往广州及周边城市的商超和市场。作为广东省及广州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节瓜早已成为西樵村最闪亮的名片。然而,荣誉背后是不断的突破与升级。
上世纪80年代末,西樵节瓜凭借优良品质成为供港蔬菜,在香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持续供港10余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因种植技术落后、产业规模小等问题,西樵节瓜又逐渐淡出了港澳市场。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为破解这些难题,西樵村依托原有的农业基础,积极探索“联合社+科研院所+农户”的新发展模式,与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入“科技特派员”制度,把农业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试种与推广“节瓜早春栽培技术”,打破了传统种植的季节限制,重续节瓜产业兴旺的香火。
如今,西樵村的节瓜种植面积稳定在380余亩,形成了 “冬天种节瓜、来年二三月份收成、上市100天左右”的稳定周期,而且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西樵村创新推行了"节瓜+"轮作模式,在节瓜上市的空档期,农户们可根据时令轮作丝瓜、豆角、番茄、苦瓜等农作物,让土地“不空闲”,实现了全年持续产出,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这颗小小的节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富民强村重构新路径。
90亩闲置地变身“城市后花园”
沿着西樵头水闸旁的柏油路前行,一片点缀着白色帐篷的绿地映入眼帘。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年轻人围坐烧烤炉旁谈笑风生,远处的蕉门水道波光粼粼——这里是西樵村在“百千万工程”中打造的户外休闲营动。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
“闲置地变金土地,关键是找对了路子。”村“两委”干部告诉记者,2023年,村内瞄准城市居民对乡村休闲的需求,决定用好“百千万工程”的契机,盘活西樵头水闸两旁的闲置土地。经过多方考察,村里引入深圳一家企业,将这片约90亩的闲置地打造成两大露营基地。2024年8月,露营地正式开业。两营地运营两年来,不仅带动村集体年增收 30万元,还为村民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标志着西樵村在培育乡村文旅新业态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两大露营地锚定“农文旅融合”的定位,各具特色。牧野森林露营地保留了地块原生的树木与肌理,主打“自然野趣”,设置了农耕体验区,游客可在这里体验播种、采摘等农俗活动;穹宇露营地则侧重“多元互动”,配备星空帐篷、手工工坊等设施,既能满足家庭亲子游需求,也适合小型聚会。除了散客,露营地还凭借原生态的乡村环境,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开展团建活动,丰田、多家飞行器企业等先后在此拍摄宣传片,让西樵村的田园风光通过镜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露营地的兴起,不仅充实了村集体的“钱袋子”,解决了20多名村民的就业,更重要的是激活了村内的“链式反应”。为配合露营地运营,村里将节瓜种植基地、龙舟文化体验等项目与露营产品打包,推出“露营+农俗体验”“露营 +非遗研学”等特色套餐,这种“以点带面”的模式,让90亩土地价值不断延伸,成为村集体持续增收、村民致富的新引擎。
站在营地高处远眺,蕉门水道的波光与田园的绿意交相辉映。西樵村的“百千万工程”实践证明:乡村的闲置资源不是包袱,而是潜力。在省市区对“百千万工程”的高度重视与引领带动下,偏远的乡村也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后花园”,成为乡村振兴大潮中的典型。
(苗苗 郭展程 陈倩蕊 楚田)
————“百千万工程”专题————
筑梦乡村看典型⑦|大生村:红色水乡里的希望田野
筑梦乡村看典型⑥|南沙牛角村:一盆兰花走向世界
筑梦乡村看典型⑤|九比村:向着“稻梦空间”打卡地的梦想出发
筑梦乡村看典型④|大岭界村:服务好流动人口,激发村民盘活资源增收益
筑梦乡村看典型③|九王庙村:讲好“九兄弟故事”,做好文旅配套文章
筑梦乡村看典型②|板头村:攀山越岭,头阵当先;活力商圈,烟火街市
筑梦乡村看典型①|沙螺湾村:助学育出5位研究生,村级物流园成了电商人才摇篮
职业经理人入村记:南沙五位CEO“星火”点亮乡村振兴燎原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