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广州老年大学三楼小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频传。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组组长周建平博士为广州老年大学师生带来《羊城八景:城市文化精神》专题讲座,以广州千年文脉为脉络,结合2025年最新羊城八景评选成果,深度解码广州城市景观背后的文化基因与时代价值,带领大家在山水、人文胜景中读懂羊城广州的开放、务实与创新之魂。
作为亲历2011年、2025年两届羊城八景评选的文化专家,周建平博士以“景观变迁见证城市成长”为核心主线,系统梳理了这一延续千年的城市文化IP演进历程。他指出,从宋代“扶胥浴日”“珠江秋月”等水景勾勒的海上丝路繁荣,到元明清“粤台秋月”“琶洲砥柱”彰显的人文觉醒,再到近现代“塔耀新城”“湿地唱晚”映射的发展转型,羊城八景始终是广州城市精神的生动镜像。在各朝代诗词里,人们还可以透过一平一仄,从千年羊城、千年古港、千年古道、千年古刹,从云山珠水、海上丝路、建筑遗址、岭南民俗、百姓起居、饮食文化等多个维度,了解岭南千百年来的历史演变和文教兴衰,领略广州之美,读懂广州,咏颂广州,更加热爱广州。
在剖析2011年“羊城新八景”评选历程时,周建平博士揭秘了这场传媒大战背后的文化博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以“飓风行动”掀起全民参与浪潮,通过“闪击战”“摩天岭计划”等12项创新策略,将评选转化为城市文化认同的集体行动。而2025年新八景的评选,则展现了政府主导、媒体联动、全民共创的新型文化治理模式——1378.8万张选票凝聚市民共识,六大平衡标准(地域、类型、时间、功能、保护、大众)勾勒出新时代城市美学,广州塔、海珠湿地等景观的入选,更彰显了生态优先与科技赋能的双重价值。
针对2025年全新揭晓的“羊城八景”,周建平博士进行了重点解读。他逐一剖析“塔映花城”“云山叠翠”“越秀风华”等八大景观的独特内涵:以广州塔为核心的“塔映花城”串联起自然生态与现代地标,成为新中轴线的文化象征;“越秀风华”汇集北京路、南越王博物院等节点,沉淀着千年城脉与文脉;“南沙旭日” 则以湾区之心的蓬勃气象,展现广州向海而兴的未来图景;“荔湾胜境”中的永庆坊、沙面等老城区景观,承载着西关记忆……周建平博士认为,2025年广州八景评选重启后,全城全民再叙集体记忆,追忆往昔八景,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文化的认同感。此次评选借十五运会的契机,也进一步深化了城市品牌形象建设,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影响力,让广州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周建平博士指出,“羊城八景”的千年演变历程,本质上是广州开放、务实、创新城市精神的生动诠释与传承。自宋代起,广州便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世界,展现其包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步入近现代,广州积极转型,务实应对时代需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彰显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而当代广州,更是在生态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协同并进中,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同时,他寄语广大老年朋友:“羊城八景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多走进这些景观,既重温青春记忆,也感受新时代广州的发展活力。”
此次讲座是广州老年大学“银乐羊城˙红棉学堂”第五期《文史深研专题班》的首课,讲座内容既契合老年学员对本土文化的情感需求,也为学员系统解读了广州“羊城八景”跨越千年的文化脉络与人文精神,多维度阐释“羊城八景”的文化内涵,生动呈现了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画卷、城市温度,更是为红棉学堂文史深研专题班接下来的《广州诗词解码:从五羊传说到城市未来》诗词鉴赏与创作指导课奠定了文化基调,指引了创作方向。
讲座后学员与周建平教授热烈讨论
周建平博士的讲座,生动风趣,贴合生活,激情涌动,深受学员喜爱。
陆婉璐: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今天第一次系统地聆听了羊城八景的前世今生,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是周建平会长详细阐述的广州亚运后新一轮羊城八景的评选,令我记忆犹新,当年的媒体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令老百姓都知道了羊城八景的由来,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媒体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以及纸媒发展的历史进程,让我重新感觉到那个时代的脉搏跳动。
赵婷:感谢周会长今天的精彩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羊城八景评选的发展和历史。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周会长讲到“砍树”,很多街坊阿婆护树,说“我们小的时候在树下玩,现在看着我的孙辈在树下玩,这些树代表着我们祖祖辈辈的记忆”。作为“外地人”,现在来到广州,不管是老八景,还是新八景,都让我想要去细细走一走,感受广州的人文历史文化,去观察,去真正融入这“第二个家乡”。
白雯:今天听周会长讲述羊城八景评选的发展和历史,感受颇深。做为一名在广州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的广州人,第一次了解到羊城八景从宋代就开始首次评选,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代评选的羊城八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精神和城市发展脉络。记得八十年代初,因父母工作调动,我们从海南搬到广州龙洞居住,学习闲暇时经常到当时羊城八景之一的“龙洞琪林”游玩,无论是春夏的满目苍翠,还是秋冬的层林尽染,“龙洞琪林”都展现出不同的美感,是市民和游客感受广州自然之美的必到之处,它代表了当时广州城市绿化、园林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卓越成就,它展示了广州不仅是繁华的商业都市,也是一座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花城”。而今新八景之一“湿地唱晚”(海珠湿地)已不再是单一的景观,而是人、城、景交融的生活场景,不仅是生态景观,更是市民休闲、亲近自然的城市客厅,体现了广州追求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的发展理念。一座城市离不开自然的环境,离不开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当今时代的精神。羊城新八景的评选与更迭,绝不仅仅是选出几个好看的景点,而是一场深刻塑造与彰显广州城市精神文化的集体实践,体现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时代活力。
麦奇杰:今天周建平老师的讲座信息量大,时空跨度大,还有课件让我们可以慢慢消化,真好。周老师的专题讲座为文史深研课程开了个好头,我们对接下来杨老师的诗词鉴赏和创作指导课充满期待。
何飒:周会长的讲座令我详细了解了羊城八景的前世今生。自宋、元、明、清、新中国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八景串起广州的绮丽多姿。周会长回顾他在2011年运筹帷幄,通过评选羊城八景引动了广州一江春水,搅动了满城风云……听来犹为引人入胜!拍案叫绝!
黎芳蕾:很开心在现场听周建平博士对羊城八景的精彩解读,非常感谢!作诗一首:
周建平博士解读羊城八景
博士精详羊八景,宋元遍览珠江影。
俯身广纳万民声,玉带云山入新境。
冼燕杏:听周建平博士讲羊城新八景与广州城市精神,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广州的风景不是固定的,而是跟着城市一起成长的。老的景有历史味道,新的景有现代气息,它们拼在一起,就像一幅有故事的拼图。听完讲座之后,我发现八景不只是好看的地方,更是广州人生活和精神的写照。
宋晓红:
听羊城八景有感
羊城八景世无双,
一塔蛮腰天下扬。
千年商都汇四海,
笑迎客自八方来。
流溪烟渚云山翠,
南沙旭日黄埔帆。
四季花开四季忙,
八景可待续新章。
韩莉:周建平会长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幽默风趣的讲述,让我更多地了解了羊城八景的前世今生,更深地感悟到羊城八景千年变迀的本质,这正是广州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和谐共生的城市精神的千年延续!继而为羊城八景代言的广州历史文化,广州风情风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下课走出大楼,学校广场中央“银乐羊城迎全运金秋校园庆重阳“的舞台已漂漂亮亮的伫立眼前!“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广州的金秋真美呀!广州老年大学的金秋更美!给了我们广阔舞台,让我们乐享学习,提升素质,幸福成长的广州老年大学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美的羊城一景!感恩!
杨芙蓉:周建平老师的讲座非常有条理,内容也很深刻。把羊城八景从历史到现代的演变,以及内在的精神实质解析得非常深入透彻。讲座还详细分析了解放以后每个时代的八景,所代表的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人们审美的变化。讲课深入浅出,有故事有典故,有理论的高度,有策划的智慧,也很风趣,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讲座,非常吸引人。
陈大山:城市优秀经典景点的评选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定位,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即将在广州开幕之际,开展羊城八景的评选工作意义重大。周建平博士从广州宋代以来八景的产生作了全面的阐述,又以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亲身经历,策划与推动景点评选推进,同时媒体之间的“竞争”与“互动”,促进了媒体的共同发展。讲座有深度,非常精彩,学员掌声不断,博得大家的好评。
蔡虹:周建平博士的讲座非常精彩,通俗易懂,字字珠玑,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新老八景的不同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娓娓道来,演绎得淋漓尽致……
熊玉湘:通过今天的讲座学习,我更一步了解广州。为一个新广州人,我从周博士图文并茂的精彩讲解中,清晰看到了羊城千年发展轨迹,从越王台五层楼古迹风华,海珠石传奇过往,云山珠水的生态变迁,到十三行沉淀的商贸文脉,到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都离不开一代代建设者的付出和宣传者的辛劳。
王建端:景随城变,情系古今。今天有幸聆听了周建平博士关于“羊城八景”的精彩讲座,仿佛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广州城市漫游。从宋元“扶胥浴日”的壮阔,到清代“镇海层楼”的巍峨,再到现代“珠水夜韵”的璀璨,每一幕景致的变迁,都不仅仅是风景的罗列,更是一部镌刻在山水之间的城市发展史。讲座最触动我的,是“羊城八景”评选从古代文人的诗意雅集,转变为现代市民的公共参与。历史上的八景,多带着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是文人笔下的山水画卷;而新羊城八景的产生,则融入了更多时代精神与公众记忆。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仅存在于古老的史册与建筑中,更鲜活地跳动在当下每一位市民的眼里与心里。“羊城八景”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广州从海上丝路起点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成长轨迹。它告诉我们,最美的风景,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是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感谢广州老年大学举办的这次精彩活动。(记者 何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