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之上,价格亦让人心惊。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的“天价蹦极”引发争议,折射出桥旅融合发展中的平衡难题。
“简直是蹦极刺客!”有游客在体验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的蹦极项目后如此感叹。这座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桥”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在9月底通车并开放旅游区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但其配套的高空体验项目价格,尤其是有绳蹦极2999元/次的价格,引发了广泛争议。
面对质疑,贵州当地有关部门表示,该价格属于市场化定价行为,且该项目目前因设施优化已暂停开放。
今年9月28日,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次日旅游区开始试运营。在接下来的国庆中秋长假期间,该旅游区迅速成为热门打卡点。据统计,10月1日至7日,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累计车流量近4万辆,总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然而,热度之下争议随之而来。有游客发帖吐槽该旅游区的收费项目,特别指出有绳蹦极收费高达2999元/次,荡绳项目也要1299元/次。网友晒出的价格表还显示,参与这些项目需额外购买60元保险。
来自重庆的周女士表示,在大桥通车前她就关注这里的蹦极项目,但看到价格后直接放弃了体验计划。价格高昂成为许多游客的普遍感受。
面对质疑,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工作人员承认价格确实较高,但作为基层员工无法改变定价政策。“我自己也觉得定得有点贵,但是(员工)改变不了制定的价格。”一名工作人员如是说。
大桥所在的贞丰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则表示,该旅游区由省文旅厅和省交通厅下属的两家平台公司管理运营,不归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管理,其各方面运作都是自己负责。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有绳蹦极的价格可能是综合考虑了安全保障、前期投入等因素后确定的,但具体价格并非由文旅厅制定。
贵州省发改委相关处室明确表示,蹦极作为商业化项目,其定价完全是市场化行为,不属于发改委定价范围。只要明码标价,就符合市场化要求。该部门还指出,市场会自行调节:若价格过高导致无人体验,经营者自然会调整价格或推出促销活动。
花江峡谷大桥并非贵州唯一开展旅游开发的超级桥梁。贵州拥有3万多座各具特色的桥梁,其中不少在世界高桥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近年来,贵州积极推动这些超级桥梁工程从交通设施向旅游目的地转型。
贵州的桥旅融合发展思路是“桥上做吸引力,桥下做生产力”。坝陵河大桥、平塘特大桥和花江峡谷大桥等桥旅融合项目,配套建设了极限运动、科普研学、观光旅游等多元业态。
作为国内少有的可进入桥体内部参观的超级大桥,坝陵河大桥设有蹦极、速降、高空秋千等多种高桥极限运动项目。而花江峡谷大桥则允许游客搭乘207米高的观光电梯,仅需1分钟即可登顶桥塔,在景观廊道欣赏峡谷奇景。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肖越表示:“目前,坝陵河大桥、平塘大桥、北盘江大桥的经济社会效益已经显现。”大桥不仅可以改善区域交通条件,还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连接起来。
贵州境内的坝陵河大桥也提供蹦极项目,价格同样高达3000元。有游客体验后评价称:“价格3000,完全没有性价比”,并指出虽然桥梁高度达370米,但实际蹦极高度并非桥高,所谓“世界第一高”更多是营销噱头。
该游客还抱怨服务体验差:“前台那个女的工作人员爱理不理,服务态度又差”,并提到必须购买60元保险才能体验蹦极。与其他地区对比,湖南矮寨大桥蹦极价格要低1500元,性价比更高。
从提供的服务内容看,花江峡谷大桥蹦极项目结束后,游客可获得一块奖牌,但证书并非特制,而是通用版本。这些细节让游客感觉“完全不像一个3000元蹦极该有的服务”。
目前,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已暂时关闭蹦极等高空项目。从10月14日至10月20日,景区正对观光电梯及桥廊观光设施进行优化提升。旅游区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可能会有优惠政策,建议游客关注官方信息。
从长远看,桥旅融合是贵州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花江峡谷大桥及周边50余平方公里区域已被纳入统一规划范围,统筹打造旅游景区。在大桥开工之初,当地就编制了多项规划文件,确保业态布局合理。
贵州交投集团“天空之桥”服务区工作人员田刚表示,为应对客流高峰,景区需要全面强化安全保障和服务运营。这意味着价格高低并非唯一考量,服务质量与安全保障同样重要。
随着桥旅融合模式不断成熟,贵州正探索“一座大桥,N个业态”的旅游发展模式。平塘县“天空之桥”服务区已成为联动周边文旅资源的重要枢纽,与“中国天眼”景区、天坑等景点共同构成旅游品牌。
目前,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因设施优化已暂停开放高空项目。旅游区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可能会推出优惠政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或将发挥作用。
贵州的桥旅融合发展不会止步。正如专家所言,贵州正以世界级桥梁为纽带,打造“以桥为媒、链山接海、对话文明”的旅游发展新范式。如何在公益性与商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贵州桥旅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