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1997年,爷爷已经70多岁了。作为一个曾经十几岁就为国家修铁路、做了40年工人的人,爷爷的晚年生活在农村,相比其他同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有足够的退休金让他能安稳度日。
自从8年前奶奶去世后,爷爷的生活似乎发生了变化。他变得有些“懒”,曾经拿手的厨艺和烧菜技巧,也逐渐丧失了兴趣。每当我们提到让他做饭时,他总会说:“太麻烦了,去买点吃的吧。” 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爷爷好像失去了生活中的目标。我们常说“少来夫妻老来伴”,奶奶去世时也已经60多岁,这种遗憾在今天这个社会显得更加深刻。
爷爷变得懒散了,他似乎特别依恋村里的那条胡同,几十米的小路成了他不愿离开的“依赖”。我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尽管自己也有很多想法,但因为大专学历和所学专业的关系,工作并不容易找。于是我放慢了脚步,深思熟虑。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我抓住了机会,选择了图文方向。自幼喜欢历史的我,便成了一名自由的自媒体工作者。
有了更多时间,我开始更频繁地去看爷爷。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孙子,我有些时候也会“眼红”爷爷的退休金。2023年春节,我问爷爷有没有想去的地方旅游。说实话,我也早就憋了一肚子话,想出去看看。近年来,我在工作之余,接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历史故事。我一直很向往毛主席的家乡——韶山,想亲自去感受一下。
我知道爷爷一定很有感情,他这一代人,毛主席的影响深刻。他家客厅正中有一幅毛主席的巨幅照片,虽然爷爷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些,但我知道那是他心底的一份情感。我曾问过爷爷对毛主席的看法,他答道,如果有机会,愿意去韶山看看,然后再去北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爷爷曾去过一次北京,但当时纪念堂闭馆,没能如愿。
于是,我提议带他去韶山,先看毛主席的故居,等以后有机会再去北京。爷爷听后很高兴答应了,我的计划终于得逞。我们在今年3月底从长沙出发,坐高铁到韶山。初到韶山,我不太知道如何打车,但有位当地人告诉我,这里是风景区,车可能到不了毛主席故居,所以我们就在车站稍等。
当我们查找住宿时,看到许多酒店提供接送服务,便决定预订了一个酒店。当天晚上,我们到达酒店时已经接近傍晚。我听说有一个大型表演《中国出来了个毛泽东》,便问酒店老板是否能帮我们买几张票,老板欣然答应了。表演开始时,现场的人们都欢呼起来。虽然我一直崇敬毛主席,但亲身来到韶山,才真正感受到毛主席的伟大与平凡。
看完表演后,我们回到酒店,我问爷爷感受如何,他也很震撼,觉得非常感动。晚上,外面很安静,我提醒爷爷第二天不要乱走,怕他听不懂当地话迷路。但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时发现爷爷已经在外面走了。他看起来很兴奋,还拿着手机给我看,告诉我他虽然听不懂当地语言,但还是请人帮忙拍了张在公社前的照片。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心想,“真是老当益壮”。
接下来,我们直奔毛主席故居。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尤其是老年人,我也开始理解到他们心中毛主席的伟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排队,我们终于进入了故居,心情非常激动。看着毛主席年轻时的生活条件,我更是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参观完毛主席的故居,我们又去了毛主席广场。人很多,虽然“人挤人”,但我和爷爷心里都很高兴。爷爷一直笑个不停。接着我们去了滴水洞,之后返回韶山车站,离开了韶山,转车回家。我知道,回到家后,爷爷会和邻居们分享这次旅行,毛主席的故乡真好。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去韶山,虽然准备得不够充分,也有些匆忙,但我们都很开心。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带爷爷去韶山,去北京,去井冈山,去延安……我知道他们那一代人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感情,毛主席是中国贫苦百姓的大救星,是他们一生的信仰。如今,这份信仰已传承到我的心里,我也将继续把它传下去。
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