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秋天是大地写给岁月的诗,而云南,正是一首被秋色浸染的长篇抒情诗。
从滇池湖畔的芦苇摇曳,到元阳梯田的鎏金叠翠;从腾冲银杏村的绿韵渐黄,到普者黑的诗意山水田园——云南的秋天,不只属于某一座城,更属于云岭大地的山水长卷与烟火人间。
2025年国庆假期,云新闻策划推出 “来云南与秋天合个影” 系列主题报道,以“明信片”为载体,开启一场与秋天的对话。我们将带你走进云南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秋日场景,用镜头记录自然之美,用文字传递人文之暖,用一张张“合影”讲述人与土地、风景与生活的动人故事。我们邀请每一位读者、每一位旅人,走进云南的秋天,在行走中感受山河的温度,在影像中珍藏季节的馈赠。
今天,让我们循着秋光,启程赴约——第四站:怒江丙中洛
这是来自怒江丙中洛的一封秋日明信片。
不知徐霞客是否遗憾,当年他踏遍云南山水,却未曾涉足这片被称作 “人神共居之地” 的秘境。如今,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丙中洛的晨雾,当怒江水裹挟着千年故事在峡谷间奔涌,想要放慢脚步与自然深度对话的人们,越来越稀罕这里。
很庆幸,至今这里仍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喧嚣,雪山、峡谷、江河与村落构成的原生画卷,被云南保护得很好,更在今年入选第二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这里,四季轮换皆有不同的秘境之美,但我最爱这里的秋季,不信你看——
●丙中洛·秋日盛景
当下的丙中洛,一串串被稻穗压弯了腰身的稻谷,金色、橙色、红色层层叠叠自然铺展,宛如油画。相较春日桃花肆意绽放、夏季江水奔腾如雷、冬季雪山映碧江的景观,秋天仿似给这片神秘的秘境绘上一片柔软,让人连呼吸都是平和喜悦充实的。
▶️ 推荐体验:这里是徒步者的理想之地,放慢速度,走入稻田,踏上被稻穗簇拥的田埂,随着微风和麦浪自由生长;登上贡当神山观景台,将怒江第一湾、丙中洛坝子的全景尽收眼底;傍晚沿着田埂骑行或漫步,捕捉光影的游戏。当然,国庆期间,这里还有不容错过的稻田音乐节哦!
金秋的丙中洛坝子 郭子雄 摄
●怒江第一湾·体验震撼
到怒江一定要去怒江第一湾,这是一个让人惊叹不已的地方,是怒江大峡谷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奔腾的怒江水离开美丽的高黎贡山,江面逐渐收紧,水流越发湍急,到了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滔滔的江水遇到王箐大悬崖绝壁和丹拉大山的阻挡,做出了两次急转弯,形成了一个半U型大湾,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秋天的第一湾则更有一番韵味。
▶️ 推荐体验:站在高处往下望,碧绿的江水好似一条绸缎缠绕着马蹄形半岛,美得壮观、美得震撼!
秋天的第一湾。和庆强 摄
●茶腊村·唱起民歌跳起舞
茶腊村是 “怒族文化的活化石”。作为云南省怒族传统文化一级保护区,这里保留着古老的怒族习俗,住着多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里的水磨房群仍然静静矗立在溪边,古老的石磨仍在运转,岁月的故事合着美景让人痴迷。
▶️ 推荐体验:走进怒族文化传习所,看传承人现场演示怒族织锦、制作民族乐器,听他们讲述怒族民间文学里的古老故事;穿上民族盛装,跳起民族舞蹈,唱起怒族民歌,感受怒族人民的热情。
图源 怒江文旅
●秋那桶村·峡谷深处的文化秘境
秋那桶,听名字都自带一股诗意,充满秋天的气息。它是怒江大峡谷最北边的村子,进藏路线中最为艰险、风景也最优美原始的丙察察路线从这里经过。这里当称 “峡谷深处的文化秘境”,是怒族与藏族杂居之地,既有怒族的淳朴,又有藏族的虔诚。村里的传统民居依山而建,屋顶的石板错落有致,屋内的火塘常年不熄,村民会热情地邀请你围坐火塘边,喝着自酿的包谷酒,分享生活趣事。
▶️ 推荐体验:在这里以最淳朴古着的方式过一天。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高大而古老的核桃树,一幢幢具有怒族特色的木楞房,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山谷中,屋顶上的一块块石板瓦,在秋雨中,也泛起闪闪的光亮。
图源 怒江文旅
●贡当神山景区·舌尖上的山野风味
山里有什么就吃什么,是云南人餐桌上的洒脱,这是复杂的气候和高差纵断的高山裂谷给予云南人的底气,生物多样性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丙中洛镇的烟火气,藏在日常的细节里。用本地食材制作的木楸漆油鸡、琵琶肉,现捞现煮的稻田鱼,村民背着背篓售卖的自制蜂蜜……
▶️ 推荐体验:国庆期间,可以到贡当神山景区的民族美食市集,逛吃逛吃,感受小镇的烟火温情。
图源 贡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如果去搜索怒江丙中洛的旅游攻略,一定会得出结论:秋天是丙中洛最好的季节。此时天朗气清,登高时丙中洛的美可以尽收眼底。落日时分,晚霞红染,随手定格都是 “壁纸级” 风光。这个国庆,让我们循着山水脉络而来,在这里放慢脚步,用一张照片,定格这场自然共生、文化共鸣的秋意之旅。
云南日报-云新闻 出品
资料据:怒江文旅、贡山县文化和旅游局、丙洛镇人民政府等
编辑:陈洁
美编:刘韬
海报图片为AI参与制作
云南日报-云新闻观云南 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