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方县以“奢香故里-美丽大方”品牌为核心,深耕文旅融合路径,通过特色活动引流、基础设施提质、跨域联动增效等举措,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据统计,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约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3.6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分别增长15.8%和20.6%,文旅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品牌活动矩阵发力,消费热潮持续涌动
年初,大方县精心打造16场特色文旅活动,构建“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消费场景。1月启幕的“奢香村市·实在大方”第二届贵州村市嘉年华,以开城门仪式、花车巡游拉开序幕,非遗展示、民俗体验、“天下第一烙”烙锅品鉴、灯光烟花秀等活动接连上演,索玛广场的篝火晚会更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彝家风情,单日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
春日里,“樱红洞天·果香猫场”樱桃节成为文旅融合典范。活动以樱桃采摘为核心,联动九洞天景区推出狂飙越野赛、攀岩邀请赛,设置单圈计时赛、冲坡挑战赛等趣味项目,成功吸引全国200余名选手参赛,配套的非遗表演《滚山珠》、彝族盛装秀等文化节目精彩纷呈。此次活动通过“农业+旅游+体育+文化”模式,带动周边乡镇旅游综合收入超2.38亿元,并达成樱桃采购及旅行社组客多项签约。
进入夏季,崔苏坝国际露营基地风筝季接续发力,围绕“赛动黔景”主题,融合风筝比赛、航模表演、夜间音乐会与美食集市,配套滑草、卡丁车、房车营地等设施,打造一站式休闲体验。同期举办的油杉河自行车越野赛,吸引全国12省415名选手参赛,以“赛事引流、文旅赋能”理念激活夏季旅游市场。
文旅深度融合,特色IP愈发鲜明
大方县坚持以文化为内核,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绑定。上半年推出非遗年俗、民俗竞技等特色项目,借助苗族跳花节、白族团圆节等传统节庆,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端午期间,第四届中医药文化进景区活动走进各大景点,将养生文化与旅游体验相结合,丰富了文旅产品内涵。
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的碰撞更显张力。奢香古镇“梯田民宿圈”成为“五一”爆款,慕俄格古城的历史遗迹吸引众多研学团队,油杉河的峡谷风光与崔苏坝的草原风情形成互补。新近开园的清虚洞景区,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天生桥景观为卖点,成为避暑旅游新宠,抖音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超千万次。
基建与联动升级,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区域协同发展成效凸显。针对避暑旅游旺季,大方县强化与百里杜鹃、织金洞等周边景区联动,推出“景景协作、景城融合”精品线路,通过百家旅行社赴毕采风活动拓宽客源渠道。同时投入50万元县级促消费专项资金,联动家电、数码、餐饮等行业推出优惠活动,带动餐饮消费155.6万元,间接激活住宿、零售等关联产业。
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富民效应日益凸显
乡村旅游成为增收致富重要抓手。核桃乡打造“林山秀水诗画核桃”品牌,33家民宿近1000个床位在避暑季一床难求。黄泥塘镇乌溪生态农业避暑园完成升级改造后全新开园,白瓦厂依托山水资源绘就农旅融合新图景,乡村民宿、采摘体验、生态观光等业态蓬勃发展,实现“游客进村、消费入户”的良性循环。
项目招商为长远发展注入动力。上半年,大方县成功签约奢香大酒店、奢香文体旅产业园等文旅项目,协议金额达51.44亿元,为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大方县将持续深化文旅商贸融合,办好火把狂欢季等特色活动,完善景区设施与服务体系,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自然之美的黔西北小城,正以蓬勃姿态书写文旅振兴新篇章。
大方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郝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