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已经过半了。今年国内居民出去旅游的人还是那么多。最为典型就是北京的长城、故宫,杭州的西湖、北海的银滩、重庆的洪崖洞、云南大理等地,各大景区都出现了“游客爆满”的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的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为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3.2%,创下历史新高。
针对今年国庆期间各大景区都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有不少网友感到奇怪,明明现在实体经济不景气,多数居民的收入增长放缓或下降,可为什么旅游的人却还那么多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退休人员有经济能力旅游
虽然经济不景气,会影响到部分在岗职工的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消费需求。但是,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达到3亿,很多人都有稳定的退休金收入。而在这些退休人员当中,还有相当一部老人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他们把平时花不完的钱都存起来,每逢节假日就出去旅游。
第二,选择穷游的年轻人比较多
虽然,一些年轻人收入不高,但还是可以选择穷游,而穷游的花费并不会很多。比如,一些年轻人避开热门景区,选择不太知名的景区去旅游。交通工具坐的是便宜的绿皮火车,吃的是十几元钱的快餐,住的是100多元的民宿,去的是不收门票的景点。
如此一来,即使年轻人国庆长假穷游8天,也没有花掉多少钱。而且,很多年轻人都认为,穷游花费少,出游的体验好,性价比是最高的。
第三,周边游花费不了多少钱
现在不少人都经历过,或者从媒体的视频中看到过,国庆节各大景区“人满为患”的场景。于是,他们觉得与其国庆长假去国内热门景点玩,还不如去周边地区短途游,这样既不用担心堵车,又花不了多少钱。
比如,上海市民潘亮,今年国庆长假就带着家人去崇明岛玩,岛上好玩的地方也有很多,在当地民宿住上几天,价格也不贵。往返路上都不堵车,不到二个小时就能回到市区。
第四,不少人都活明白了
现在确实是经济不景气,很多人收入减少或失业。不过,这些人都活明白了,虽然赚钱难、找工作难。但是,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节假日该放松自己,还是要放松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生活。
所以,这些活明白的人,遇到节假日,也会拿出平时的积蓄,出去旅游放松一下心情。他们认为,有时间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一些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也不枉来人间这一趟。
社会出怪现象:明明现在经济不景气,可为什么旅游的人那么多?实际上,退休人员的收入并不会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同时,现在选择穷游、周边游的人也越来越多,这类旅游方式也不会花掉多少钱。此外,不少人都活明白了,节假日该放松自己还是要放松的,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状态,迎接新的人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