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以“阿诗玛文化”为魂,通过“文化+旅游+科技”创新融合,推出全域旅游新模式。从常态化文化活动到沉浸式场景打造,从消费券惠民到文创产品破圈,从“一小时看景”到“全天候旅居”,石林正以创新姿态构建“主客共享、全时全景”的旅游生态,为传统观光景区转型提供新范本。
遗产焕彩:
阿诗玛IP激活全域动能
石林风景名胜区荣誉众多,1982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04年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4项世界遗产、第6项世界自然遗产。
今年以来,石林以阿诗玛文化为核心,打造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5月1—4日,“千年烟火凝一瞬,醉人彝风绽芳华”阿诗玛生活片段展演在景区多处同步开展。小石林入口处,演员身着彝族传统服饰上演电影《阿诗玛》经典对歌片段,游客围成半圆跟唱、记录;月湖畔接亲表演现场,游客换上彝族服饰参与传统婚俗环节,笑声掌声不断。
石林县现有700多支民间文化表演队伍,每个节假日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都会邀请不同队伍到景区表演,让游客体验丰富的民族文化风情。特别在火把节期间,每当夜幕低垂,景区广场中央的篝火熊熊燃起,身着彝绣服饰的撒尼人踏着大三弦的节奏起舞,红黄相间的流苏在火光中翻飞。游客们手拉手围成圆圈,跟随舞者学习“三步一跺”的经典步伐,孩童们举着荧光棒穿梭其间,欢笑声与三弦声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一名来自广东的游客兴奋地说:“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彝族舞蹈,今天亲自跳了才知道这么有趣!”
业态革新:
从“一小时看景”到“全天候旅居”
石林突破传统观光模式,构建“旅拍+节庆+体育”多元业态,为游客开启了别开生面的旅游新体验。景区引进专业摄影团队,以“阿诗玛石峰”景观为背景,打造列旅拍产品。
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让“一小时看景”的旅游模式向“全天旅游”乃至“全天候旅居”的角度转变?石林景区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在今年4月举行的“‘天然氧吧·旅居石林’相约两亿年石林·共赴阿诗玛之约”主题发布会上,石林县拿出了诚意满满的“政策礼包”:针对旅居客群,推出连续旅居1个月可享景区门票80元特惠年卡的优惠措施,若旅居2个月以上更可免门票。
在吸引国内游客的同时,石林景区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境外游客数量已突破4.5万余人,国外客源国涵盖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等。为了更好地服务境外游客,景区投入小型电瓶车、在标识标牌、导游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提供了多语种的服务,让境外游客能够更加便捷、舒适地游览景区,感受石林的独特风情。
文创破圈:
小物件承载石林大文化
2024年4月,石林旅游集团引入云南九溢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景区商铺运营。一年来,以“石林”“阿诗玛”为灵感源泉的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在旅游市场掀起文创热潮。
走进景区内“@阿诗玛的朋友圈”文创店,琳琅满目的文创商品陈列有序。其中,“小阿玛”金属冰箱贴成为爆款,围绕其货架前的游客众多,纷纷表达喜爱。“这个‘小阿玛’太萌啦,我要多买几个回去送给朋友。”一名年轻女孩兴奋地说。旁边的男孩也不甘示弱:“我一定要把这个带回家,贴在冰箱上,每天看到它心情都会变好。”自上市以来,这款文创产品销量已突破一万件,带动整个系列热销。
云南九溢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宋美芳介绍:“我们拥有超过40款不同种类产品,款式多达400余种,包括冰箱贴、明信片、非遗摆件、文具以及公仔玩偶等。特别是‘阿诗玛’IP金属冰箱贴,仅此一款产品一年内销售量就超过了10万件,所有文创产品总销售额达到了400多万元。”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佟薇 赵茜
编辑:陈燕
审核:钟玲
终审: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