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佳轶
国庆长假刚开了头,热门景区开启“人山人海”模式,但不少人选择调转方向,驶向了乡村。这个假期,杭州富阳的村庄里,正迎来一批批“反其道而行”的游客们。
包栋民宿,三代人一起“躺平”
场口镇东梓关村,白墙黛瓦的杭派民居正对稻田。嘉兴来的张女士一家十口人包下了整栋民宿,计划住上三天两晚。
晚霞下,东梓关村的一排民宿。记者 戴佳轶 摄
“我们上半年去了重庆、三峡,这次国庆就选择来乡下走走。”张女士说,“主要是图个轻松,不用打扫也不用安排,一家人在一起,换个环境就很舒服。”她表示,东梓关村不仅离杭州不远,还能欣赏江景,正巧赶上江鲜大会,更添一份热闹。
张女士共预订了五个房间,将民宿整栋包下。“我们每次都是这样,几家姐妹约好,提前计划,找个地方聚一聚。”张女士笑着补充,“要是在老家,还得忙着招待,出来住民宿反而更轻松,大家都能好好休息。”
民宿内景。记者 戴佳轶 摄
梓忆民宿的经营者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民宿自2018年开业至今已有7年,主要客源来自江浙沪地区。“节假日预订情况还不错,平时人不多。来的客人大多不是为了打卡景点,而是来体验乡村的慢生活,早上听听鸟叫,傍晚沿着江边散步。”
章女士在有客人时自己也会住在民宿,提供打扫和早餐服务。“现在大家都不太爱去景区挤,更愿意来村里住两三天,放松一下。”
草坪露营,村民摆起临时小摊
沿着富春江岸线行驶,在新桐乡程浦村,一片面向江水的大草坪成了假期的“流量密码”。免费开放、配备卫生间、拥有停车场,三大优势叠加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露营。
停车场挤满了车。记者 戴佳轶 摄
下午两点半,露营地旁的停车场已经挤满了车,浙A牌照车辆居多,也不乏浙D、皖C等来自周边省市的自驾游车辆。五彩的帐篷和天幕如同蘑菇般散落在草坪上,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旁边自然生长出的“小卖部”。
自然形成的小卖部。记者 戴佳轶 摄
一张台球桌、几个套圈圈的地摊、一个装满饮料和棒冰的冰柜——附近村民们敏锐抓住了这波“假日经济”。从桐庐深澳村驱车十几分钟过来的潘女士,正带着儿子推销绿豆沙。“上次来觉得这儿环境真好,就猜到假期肯定人多。带小孩来体验一下生活,也赚点零花钱。”她指了指身边的保温箱,“准备了90杯,不管卖得怎么样,5点我们就收摊回家,不耽误吃晚饭。”
来露营的人真不少。记者 戴佳轶 摄
廖先生一行人是从富阳市区来这露营的,觉得国庆出去旅游比较拥挤,小孩子又还小不能长时间坐车,便约上另外两户家庭在周边露营解闷。“约上好朋友,在这么开阔的地方扎个营,孩子们在草坪上撒欢,我们看看江景、喝喝咖啡,这种轻松方式,才是假期该有的样子。”
稻田茶社,浮躁中寻一份宁静
藏在新桐乡小桐州村黄金畈绿道旁的“鹿来茶社”,需要穿过一大片稻田才能抵达。从窄后线转入绿道,视线豁然开朗,一座被竹篱笆环绕的白色小院静立在稻浪之中。
从茶社望出去的稻田。记者 戴佳轶 摄
下午茶时间,茶社里两位店员忙得腾不开手,咖啡机与茶壶交替作响。店员小倪介绍,茶社楼上楼下共两层,加上院子约300平方米,自4月1日营业以来,迅速成为周边地区的“网红”,客人多从杭州、上海、桐庐等地专程而来。“我们不只卖茶,还有咖啡、轻食,另外也有茶周器具、棉麻衣物这些售卖,客人可以边喝茶边逛逛。”
茶社里坐着不少顾客。记者 戴佳轶 摄
从杭州来的岑先生,中午12点半左右就到了茶社,原本是想找一处宁静的地方休憩。“刚到的时候还挺惊讶的,我以为这么偏的地方会比较冷清,没想到人还不少。”
岑先生坐在茶社靠窗的位置,窗外就是一片稻田,往右远眺能看见山,往左能看到富春江的轮廓,“但坐下来之后,感觉就不一样了。虽然身边有人声,但看着稻田、山和江,内心反而特别平静,这种‘热闹’和景区的‘拥挤’完全不一样,是让人放松的。我打算在附近找一家民宿,和爱人在村里多住几天。”
两位店员正在忙碌。记者 戴佳轶 摄
这种家门口的惊喜也属于隔壁村的陈先生。今年国庆,因为宝宝才10个月大,他取消了所有远行计划。“天天闷在家里也不是事儿,用手机一搜,才发现家附近藏着这么个好地方。”他抱着孩子,坐在茶社外看着稻田,“不用经历拥堵,不用操心行程,一样能享受到度假的氛围感。”
随着“轻旅游”“微度假”兴起,选择远离喧嚣的度假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假期的首选。在富春江边的村落里,赏景、聊天、享受闲暇,或许是假期的另一种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