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3日凌晨,昆明的防守总司令杜聿明突然带领部队向“云南王”龙云的官邸发动偷袭。61岁的龙云在睡梦中被惊醒,急忙跑向五华山,并迅速发布“戡乱”电报,声称杜聿明叛变,命令全省各县尽快行动“勤王”。
杜聿明并不退让,他一方面猛烈轰击昆明东大门和五华山,另一方面派人送上蒋介石的命令,免去龙云的所有职务,调往重庆担任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昆明的宪兵团全军覆没,五华山的警卫军也伤亡惨重。原本庆祝抗战胜利的春城,此时却又迎来了内战的血腥风暴。
10月4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应蒋介石指示前往昆明劝说龙云投降,但龙云拒绝让何应钦上山。次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也来劝说龙云尽早前往重庆,承诺保障其生命安全。
龙云曾计划了两条逃生路线:一是突围至滇南,召回在越南的嫡系卢汉部队,准备反击;二是与宋子文一同飞往重庆,在空中强迫驾驶员飞往越南,但卢汉部队并未响应,使得这两个方案都无法实现。
10月6日下午,龙云最终无奈离开昆明,卢汉随即接替了云南省政府主席的职务。
龙云的“云南王”宝座已经稳坐十八年,却被蒋介石以突袭的方式夺走了。这一切的背后,不仅是他长期抗拒蒋介石的专制统治,更因为他逐渐从支持蒋介石转向支持中共,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公开支持中共的抗日统一战线,这让昆明一度被视为“民主堡垒”。蒋介石无法容忍西南的重要战略要地有一位如此有影响力的人物。
然而,蒋介石知道龙云深藏滇池,不易对付,于是采取了这一“偷袭”的策略。龙云被带到重庆后,被严密看守,并“就任”了军事参议院院长。在软禁期间,龙云依然通过阅读《新华日报》了解国内的政治动向,同时也与中共和民主人士保持秘密联系。周恩来在中共驻南京办事处撤回延安之前,还特地探访过龙云,蒋介石得知此事后质问龙云,龙云则毫不畏惧地回应:“他能把周恩来怎样?能把我怎样?”
在南京,龙云料到自己迟早会遭遇毒手,因此决心逃往解放区。尽管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龙云依旧与中共地下党及反蒋势力保持着秘密的联系,并曾为帮助他脱困策划了多个方案,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1948年秋,随着解放军的逐步胜利,南京的军政高层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裴存藩放出了消息,说蒋介石要约龙云一起前往台湾,这让龙云产生了巨大的恐慌,生怕自己会成为“张学良第二”。恰逢龙云的老部下缪云台来到南京,经过两人精心策划,龙云通过重金贿赂美国退役空军将领陈纳德,利用陈纳德的民航公司专机成功逃脱南京。
1948年12月8日,经过化妆的龙云在美国退役军人的掩护下,从南京乘飞机离开。飞机先抵达上海加油,然后前往广州,并于当晚乘船驶往香港。9日上午,龙云顺利抵达香港,并向留在南京的儿子龙绳祖发电报报平安。
龙云的逃亡在香港引起了轰动,蒋介石对此十分震惊,表面上发布消息称龙云因病请假前往香港治疗,但内心显然并不甘心。为此,蒋介石先后派遣宋子文两度前往香港,试图以“华南反共联盟”为诱饵,拖龙云返回内地,但龙云拒绝了这一提议。
蒋介石随后指使特务潜伏在龙云的住所周围,伺机对其进行暗杀,但龙云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特务未能得逞。随着蒋介石的引退和李宗仁的上台,李宗仁再次邀请龙云回到南京讨论国家事务,然而,龙云选择公开表态支持中共,并向李宗仁提出早日接受中共的八项原则,实现和平。
这些表态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支持。龙云继续参与与国民党军政高层的脱离行动,并策动卢汉在云南起义。1949年8月13日,龙云与黄绍竑等44人在香港联合发布《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一与主张》,这一行动对国民党南逃的人员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久后,龙云的老同乡杨杰将军在香港被特务枪杀,朋友们建议他尽早离开香港,前往解放区。龙云决定戒烟,并坚持等待故乡和平解放的消息,最终决定留在香港。
1950年1月,云南在卢汉的领导下宣布起义,龙云得知后兴奋不已,并在极大的决心下成功戒除了多年的烟瘾。1月初,他在中共华南局的安排下,开始北上北京。途中,广州和汉口的地方领导亲自接待他,抵达北京后,朱德为他设宴欢迎。
此后,龙云参与了新中国西南地区的革命建设,并先后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1962年6月27日,龙云病逝于北京,享年78岁。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前往吊唁,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庄重的丧礼,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