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日,层林尽染间,沂南县一条条旅游公路如彩带缠绕山间,串联起红色圣地与绿水青山。交通动脉的高效运转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让这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呈现出“路随景出,景由路生”的蓬勃景象。
红色干线串起文旅盛宴
在沂蒙红嫂家乡旅游区,刚下旅游公交的游客便循着讲解员的声音走进常山庄村。这条“爱尚沂南・红色之旅” 环线是省级交旅融合示范案例,59.6公里的路程串联起5处 4A级景区、3个“全国十大最美乡村”,辐射60余处红色展馆与乡村旅游点。“坐在公交上就能看沿途旖旎风光,下车就进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真是太方便了!” 来自济南的游客李女士拿着相机不停拍摄。为提升全域旅游品质,沂南县交通运输局在环线增设 238处旅游标识,配套13处游客驿站和观景平台,让“快旅慢游”成为现实。沿线的孙祖小米、虎崖葡萄等成了游客的“抢手货”,交通线已然变成乡村振兴的 “经济线”。
网红路网激活全域体验
“沂南318”卧龙源环山公路,自驾车流有序停靠在观景平台。这条去年刚建成的10公里山路,因绝美风光成为社交平台“网红”,沿途保护的古树奇石与288盏太阳能路灯构成独特景致,漫行专道上的骑行者与徒步游客相映成趣。“特意选这条路自驾,每个停车点都有惊喜,晚上灯光亮起来像穿越星空隧道。” 无人机爱好者刘长文说。从他的镜头里,公路蜿蜒着通向汶河岸边的烧烤市集,横跨汶河的远里汶河大桥则是另一处打卡地。这座投资4000万元建成的“彩虹桥”,以拱门造型与炫彩灯光成为夜景地标,解决了村民“隔河千里远” 的百年难题,更让两岸夜经济迅速升温。傍晚时分,桥边小吃摊飘出的香气与游客笑声交织,灯光倒影在河面形成流动的画廊。
精细保障守护出行体验
为应对客流高峰,沂南县交通运输局加密11条城乡客运线路班次,储备20台备班车辆,并延长服务时间。在沂南客运中心,景区直通车30分钟一班,出租客运规范有序地排队候游客,实现“无缝对接”。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的身影穿梭在高速口与景区周边,查处违法违规车辆,清理路障,确保游客平安出行。“从下高速到各个旅游景点全程顺畅,遇到问题打服务热线马上有人响应。” 青岛游客张先生的满意评价,正是沂南交通服务的生动注脚。
交通与旅游的深度共舞,让这个国庆假日的沂南既有红色文化的厚重,又有绿水青山的灵秀,更有民生温度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