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成县,山水含韵,文脉流芳,处处洋溢着如诗如画的韵味。漫步其间,仿佛走进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
西狭颂景区内,历经岁月的摩崖石刻静静伫立,散发着古朴气息。游客驻足凝视,随着导游的讲解,千年文脉缓缓流淌,诉说着往昔故事。鸡峰山巅,晨光为山峦镶上金边,登山爱好者的身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与壮丽景色相映,构成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动人画面,随手一拍皆是壁纸。陈院生态园里,欢声笑语漫过枝头,亲子家庭沉浸在采摘劳作中,触摸着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
在成县,无论是核心景区还是乡野民宿,都能看到游客乐享旅途的身影。一幅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全域旅游画卷,正伴着秋风缓缓铺展。
这生动图景的背后,是成县对全域旅游的科学规划与精准推进。近年来,成县紧扣“全方位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主线,以规划为笔、资源为墨,勾勒“一核多极”布局,将西狭颂、鸡峰山等核心景区与陈院生态园、浪沟峡等景点串联成线,织就南北百公里自驾游环线这条“锦绣丝带”。
浪沟峡成功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陈院生态园持续擦亮4A级名片,南山、赵山片区民宿集群变身网红打卡地。成县以“旅游+”为纽带,串联农业、文化、体育等多元业态,打造特色产业综合体,让全域旅游的架构愈发稳固,脉络清晰可辨。
文化,是成县旅游最独特的名片与灵魂。依托“国之瑰宝”《西狭颂》摩崖石刻,当地精心打磨文化品牌:陇剧《西狭长歌》以艺术再现历史,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绽放光彩。157场文化活动轮番登场,沙坝烧窑技艺等4项非遗入选省级名录,8个文创产品在赛事中脱颖而出,60多种文创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实现“文化出圈”与“经济增收”双赢。
项目驱动为旅游发展注入“源头活水”。2023年,成县争取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推进实施了西狭古栈道保护及吴挺墓保护设施等项目,2024年争取了世行贷款陇南市成县“千年古县”文化传承展示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和文物保护功能,让历史遗迹在保护中重焕生机;青泥河体育公园凭创新实践入选国家典型案例;16个“两新”项目有序推进,为全域旅游积蓄新动能。
与此同时,成县全力冲刺西狭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筹备文旅产业大会,成立旅游协会,完善南北旅游环线;推出惠民门票套餐,开发陶艺、面塑等文创;在酒店、机场布设“吃住行游购娱”全景指南,全方位补弱强基,打造便捷美好的“一站式”体验,让游客“行得顺、住得好、玩得乐”。
如今的成县,春赏花海、夏避酷暑、秋摘核桃、冬品年俗,四季皆景、全域可游。
数据显示,2025年“梦回西狭 邀约成州”活动吸引42万人次参与,带动旅游消费超1.3亿元,热度居高不下。农文旅的深度融合,正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未来,随着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工作的推进,全域旅游必将成为成县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柱,让更多人在此遇见山水之美、文化之韵与生活之趣。
李民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