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各国开始走向世界,展开了激烈的殖民扩张。作为离欧洲最近的大陆,非洲首先成为目标。到19世纪,非洲几乎被瓜分殆尽。然而,非洲并非完全没有反抗,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埃及。它一度在欧亚非三大洲都展现过强大的影响力。
当时的埃及原本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但随着奥斯曼实力逐渐衰落,欧洲列强纷纷觊觎。1798年,拿破仑率军入侵埃及,引发了奥斯曼与法国的战争。在这场动荡中,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穆罕默德·阿里。他抓住时机,逐渐掌握了埃及的实权。1805年,他被拥立为埃及总督,虽然名义上仍隶属奥斯曼,但实际上建立了一个独立政权,也正是在他的统治下,埃及走向了强盛。 1807年,英国试图入侵埃及,却遭到沉重打击。在阿里的领导下,埃及军队击毙和俘虏了数百英军,迫使英国在9月14日被迫议和撤军。埃及因此创造了“击败当时世界最强国家”的壮举。 1811年,应奥斯曼要求,阿里派长子图松远征阿拉伯半岛,镇压沙特家族和瓦哈比教派的反抗。结果,埃及势力成功扩展到整个阿拉伯半岛。 1820年,阿里又派次子伊斯梅尔率军4000人,进攻苏丹地区,以清除马穆鲁克残余为名,逐步将苏丹纳入埃及的势力范围。从此直到英国占领苏丹之前,苏丹长期处于埃及的统治之下。 1824年,阿里又出兵镇压希腊独立运动。当时埃及和奥斯曼结盟,对抗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三大强国。面对如此强敌,埃及最终惨败。这场失败也标志着埃及扩张开始受阻。 在鼎盛时期,阿里治下的埃及版图极为辽阔:东至叙利亚沙漠,西抵利比亚沙漠,北到地中海和托罗斯山脉,南延至阿拉伯海和苏丹深处。希腊一度也在其势力范围之内。可以说,当时的埃及几乎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然而,这个帝国并未长久。长期的对外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力,最终在第二次埃土战争中彻底败北,埃及逐渐走向衰落,并最终落入英国殖民之手。尽管这个帝国如同昙花一现,但它在当时的非洲和中东地区,依然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