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来厦门别再只冲鼓浪屿啦!听我的,把行程节奏调慢,一头扎进街头巷尾才是王道!别管导航,跟着香味走就对了,让你的味蕾跟厦门来场 “贴贴”,每一口都是惊喜,这才是厦门旅游的正确打开方式,比打卡景点还爽!以下是厦门有名的一些特色美食,不要错过哦。
1. 沙茶面:
要说厦门小吃的 “C 位”,沙茶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面条选的是碱水面,煮好后根根分明,咬着带劲不软烂,抓一把放进碗里,舀一勺沙茶汤浇透,再堆上配料:吸满汤汁的豆腐泡、弹牙的鱼丸、嫩得掐出水的瘦肉片,有的还会加个溏心蛋,戳破蛋黄拌进面里,香得更浓。吸溜一口面,沙茶的鲜、辣、香裹着面条滑进肚子,连汤都要喝到见底,难怪有人天天早起,就为抢刚熬好的头锅沙茶面。
2. 鼓浪屿海鲜:
鼓浪屿的海鲜,鲜在 “刚靠岸”—— 码头边的海鲜摊前,刚卸下的螃蟹还在塑料盆里爬,鱼鳃红得像胭脂,虾子蹦得老高,摊主不用喊口号,光看这鲜活劲,就知道味道错不了。
厦门人吃海鲜,最讲究 “不糟蹋鲜”:清蒸螃蟹只撒半勺盐,蒸 10 分钟就出锅,掰开蟹壳,蟹黄满得能流油,蘸点醋,鲜得能尝到海水的甜;白灼虾不用剪须,煮好后虾壳粉白,剥壳后虾肉弹嫩,连虾黄都要吸干净;扇贝蒸粉丝只放蒜蓉和生抽,粉丝吸满扇贝的鲜汁,比肉还好吃。根本不用复杂调料,新鲜的海鲜,简单一做就够香,这才是大海的味道。
3. 花生汤:
老厦门的清晨,是被花生汤摊的热气叫醒的 —— 巷口的小推车前,铝锅冒着白汽,师傅掀开盖子,一股花生的甜香就飘出来。做花生汤得有耐心:红衣花生提前泡 6 小时,去皮后放进锅里,加清水慢炖 3 小时,炖到花生一抿就化,汤色乳白像加了牛奶,最后撒点白糖,甜得不齁,刚好润口。
4. 土笋冻:
第一次见土笋冻,可能会被 “沙虫做的” 吓住,但老厦门都把它当 “宝贝”—— 做土笋冻前,沙虫要先放在清水里吐 2 天泥沙,直到把肚子里的脏东西吐干净,再放进锅里熬煮,煮到沙虫的胶质全出来,关火自然冷却,就凝成了颤巍巍的冻,像透明的果冻。
5. 福州鱼丸:
刚煮好的鱼丸浮在汤面,白胖可爱,夹起来轻轻咬一口,“啵” 的一声,肉馅的汁就飙出来,得赶紧吸一口才不浪费。鱼丸皮弹得能晃,裹着鲜汁,连汤都熬得鲜,撒点葱花,喝一口汤吃一颗丸,海鲜控根本停不下来,难怪有人说 “在厦门吃的福州鱼丸,比在福州吃的还地道”。
6. 炸醋肉:
厦门人过年必炸醋肉,平时也爱把它当零食,逛街时揣一包,边走边吃,越嚼越香。做炸醋肉得选五花肉,切成手指粗的条,用陈醋、生抽、少许白糖和料酒腌 1 小时,让肉条吸满酸甜味,再裹上脆炸粉,放进六成热的油里炸,炸到表面金黄酥脆,捞出来控油,趁热吃最香。
7. 海蛎煎:
厦门街头的海蛎煎摊,总围着一群人,师傅站在锅前,动作麻利:新鲜海蛎先洗干净,裹上地瓜粉浆,加少许葱花拌匀,倒进烧热的平底锅,用铲子压平,淋上蛋液,煎到边缘金黄酥脆,再翻个面,煎到蛋液凝固,铲起来时还滋滋响,香味能飘老远。
8. 姜母鸭:
厦门的姜母鸭,是冬天的 “暖身神器”,老厦门人冬天冷了,就爱去巷尾的砂锅店,点一份姜母鸭,连汤带肉吃干净,浑身都暖和。冬天吃一碗,连手脚都不凉了;夏天吃也不燥,能驱湿,难怪不管季节,砂锅店的姜母鸭都卖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