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和林允儿的新剧刚翻车,粉丝还在骂骂咧咧,谁知道韩国人早就不满足于拍几部烂剧了! 他们直接掏钱买下了影视基地、主题乐园,连你用的牙刷可能都是韩资生产的。 这哪是文化输出,简直是釜底抽薪!
上个月横店和韩国Coco Media签协议的消息炸锅了,网友发现韩国演员不仅能随便用横店的故宫仿建拍戏,还能通过“横店学院”拿中国的演艺许可证。 更离谱的是,韩媒张口就把横店叫成“东洋好莱坞”,绝口不提“中国”俩字。 想想以前韩剧怎么把汉服说成韩服的? 现在他们直接拿横店的唐代街景当韩国背景板,以后老外看了真以为紫禁城是韩国的!
韩国私募巨头MBK才是真大佬,他们去年花60多亿买下武汉、成都、天津、青岛四个海洋馆,今年9月又全资收购了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 华谊当初亏得扛不住了,韩国人捡漏改成“海合安乐园”,暑期客流暴涨68%。 但你去玩的时候可能没注意,园里最火的“奶龙魔法主题区”弱化了中国元素,韩式偶像剧的套路倒是塞得满满当当。
娱乐圈更别提了。 打造防弹少年团的HYBE公司,今年4月悄悄在中国开了全资子公司,专搞本土化男团。 他们和腾讯音乐绑一起,BTS的歌同步上线国内平台。 可韩团那种9岁练习生、幼态审美,国内孩子跟着学,天天想着退学当偶像。
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文化替换,MBK收购海洋馆后,济州岛的极地馆直接把中国北极科考故事改成韩国探险家传说。 苏州乐园的《状元归来》实景秀,表面是科举文化,内核却是韩式叙事。 这种温水煮青蛙,比明星辱华台词毒多了!
也不是所有韩资都搞渗透,
但这种合规企业反而被骂得少,说明咱们不是排斥外资,是警惕文化偷梁换柱。
现在横店评论区早被网友冲烂了,可官方回应硬气得很,说合作“符合国际交流规范”。 倒是不少家长觉得“谁运营无所谓,孩子能看企鹅就行”,根本没意识到乐园讲解牌上的历史早就被改写了。
韩国资本这波操作,就像当年日本药企收购中药古方——先低价买走,再注册专利,最后中国人用自己祖宗的东西还得交专利费。 现在他们用同样的套路对付横店的古装场景、海洋馆的科普资料,甚至网文平台。 武侠小说网站被韩国Kakao收购后,排行榜前十全是韩式玄幻,中国作者直接被挤到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