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常说“无鸡不成宴”,而清远鸡便是宴席上的“王牌”。这道被誉为“广东三大名鸡”之首的美食,以“皮爽、肉滑、骨香”的特质,成为老广评判鸡味好坏的标杆。无论是节庆聚餐还是日常加餐,一锅白切清远鸡总能撑起餐桌的排面。
正宗清远鸡有着鲜明的标识:“一楔”(胸骨似楔子)、“二细”(头细、脚细)、“三麻身”(背羽有芝麻状斑点),加上“三黄”(皮黄、脚黄、嘴黄)的特征,一眼就能认出 。它们生长在清远的山林间,啄食谷物与小虫,饮用山泉水,生长周期长达120天以上,这样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其紧实的肉质与浓郁的鸡味。
烹饪清远鸡最讲究“原汁原味”。白切是最经典的做法,锅中加水,放入姜片、葱段和少许盐,水沸后转小火,将鸡浸入汤中,用筷子不断舀汤淋在鸡身上,让受热均匀。煮至筷子能轻松戳穿鸡腿,立即捞出放入冰水中浸泡,冷热交替让鸡皮变得紧致爽脆。
斩鸡也有学问,要顺着鸡的纹理下刀,保证每块鸡肉都带皮,摆盘时拼成鸡的原形,看着就食欲大增。蘸料只用简单的姜末、葱花加生抽,有的店家会加入少许鸡汤调开,最大限度保留鸡肉的鲜味。夹一块鸡肉,鸡皮爽脆弹牙,肉质紧实却不柴,咬下去汁水四溢,鸡味浓郁。这道看似朴素的菜肴,藏着广东人对鲜的极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