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胜地
欢乐的国庆假期近在眼前。您是否还在为寻找一处绝佳的出游地而发愁?别急,在甘肃之南,有这样一片神奇土地——陇南,她既是沟壑纵横的西北雄城,也是温润如玉的陇上江南。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绚丽的自然风光在此交融,编织出无限可能的旅行体验。无论您是渴望亲子陪伴的父母、追求颐养身心的银发群体,还是向往山野激情的户外爱好者,陇南总能以它包容万千的风采,为您量身定制独一无二的旅程。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幅多彩的画卷,开启属于您的静心康养之旅。
宕昌官鹅沟——文县天池——文县白马河民俗风情景区——文县碧口古镇——康县阳坝——康县青龙山度假区——康县花桥村——武都万象街区
•官鹅沟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官鹅沟不仅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更是一处得天独厚的康养圣地。这里海拔适中,气候温润,空气中负氧离子丰富,特别适合呼吸系统调养。景区内鹿仁康养驿站、娥嫚湖畔的木屋餐厅使用本地道地的羌活、当归、黄芪、党参变作茶饮、药膳食物,让千年药香在舌尖绽放,依托羌藏传统医学开发的药浴体验中心也是一大特色,可在专业指导下体验不同功效的药浴项目,舒筋活络、祛湿散寒,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沟内可选择平缓舒适的步道,沿途设有多个休息观景平台,实现运动养生与静态调养的完美结合。
•文县天池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文县天池作为全国四大天池之一,以其"高山明镜"的独特景观成为颐养身心的绝佳去处。湖区周边茂密的原始森林,形成天然的“森林疗愈场”。银发群体可在环湖栈道上缓步漫行,感受湖面吹来的清新微风,观赏倒映湖中的雪山云影。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特产的龙井茶,让游客在品茗观景中实现身心放松。
•文县白马河民俗风情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白马河民俗风情景区将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完美融合,为银发群体提供独特的文化养心体验。这里完整保留了白马藏族原生态的村落格局和生活方式,游客可参与传统的篝火晚会,聆听古老的白马民歌,体验淳朴的民俗活动。园区内设有非遗工坊,可在艺人指导下尝试简单的民族手工艺制作,既活动手指又愉悦心情。特有的白马藏族药膳饮食,采用山野食材和传统配方,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在文化体验中实现身心共养。
•文县碧口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碧口古镇坐落于白龙江畔,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誉,是一处以茶文化为特色的康养胜地。古镇周边的马家山茶区是陇南茶的主要产区,这里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出产的龙井茶品质优异。古镇老巷中洋溢着悠闲宁静的生活气息,当地民风淳厚,物价实惠,让您得以卸下负担,尽情享受慢生活。每日清晨,都有附近农人挑着自家种植的新鲜瓜果蔬菜沿街售卖,无论是清甜的瓜果、脆嫩的时蔬,还是当地特色的香菇、茶叶,都保持着最原始的自然风味,健康又美味。轻松实现“美景养眼、清净养心、美食养胃”的康养之旅。
•康县阳坝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阳坝景区地处陇南南部,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这里生长着大量珍稀植物,适宜呼吸系统养护。景区内的梅园沟自然保护区,溪流纵横,瀑布飞泻,形成了独特的负离子富集环境。沿着平缓的生态步道漫步,观赏参天古木和珍稀动植物,在鸟语花香中感受大自然的疗愈力量,实现身心深度放松。
•康县青龙山度假区
青龙山度假区是深藏于陇南青山绿水间的康养秘境,这里森林覆盖率超过80%,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一座天然的“森林氧吧”。您可以漫步于云雾缭绕的盘山步道,在参天古木下进行森林浴;也可入住山居民宿,品尝山野时蔬和养生药膳,在鸟语花香中享受静谧时光,实现身心的深度疗愈与放松。
•康县花桥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花桥村是康养旅游的典范之作,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康养产业完美结合。这里保留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又融入了现代养生理念,形成了独特的田园康养模式。在这里可以体验参与田间轻松的农事活动,感受“采菊东篱下”的田园意境。旅居在诗意的田园环境中,实现身心的深度调养。
•武都万象街区
武都万象街区是一处融合陇南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理念的文旅商业综合体。这里汇聚了陇南各地的特色小吃、非遗手作和文创产品,您可以在悠闲的逛吃中体验地道的陇南生活节奏,品尝新鲜健康的当地食材制作的风味美食,欣赏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之作,感受慢生活的乐趣。夜晚,街区在柔和灯光映衬下更显温馨,是饭后散步、会友聊天的理想场所,为您提供一种轻松愉悦的城市康养体验。
旅行小贴士
行前准备:陇南秋日早晚温差较大,建议您准备保暖外套和舒适防滑的徒步鞋。
票务预约:国庆期间游客较多,建议提前通过景区官方平台或小程序预约门票,避免排队耽误行程。
交通建议:陇南部分景区山路较多,自驾请注意安全;也可选择当地旅游专线或包车服务,省心又便捷。
美食推荐:别忘了品尝陇南特色小吃,如洋芋搅团、豆花面、腊排等,体验“舌尖上的陇南”。
环保出行:请爱护自然环境,不打扰野生动物,不采摘植物,垃圾随身带走,共同守护陇南的绿水青山。
祝您和家人度过一个充实、快乐、安全的国庆假期,在陇南收获最美的秋日回忆!
来源:宣传推广与科技信息科
监制:李成华 责编:高剑榕 编辑:马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