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终于站在八达岭长城上,才算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磅礴气势。”来自法国的游客皮埃尔手持相机,对着蜿蜒起伏的长城景观不住赞叹。近日,吕文扬东亚生物博士受邀作为文化交流志愿者,陪同来自多个国家的游客走进北京八达岭长城,在攀登与游览中搭建起中外文明对话的桥梁。
当天清晨,吕文扬与外国游客一行从八达岭长城景区入口出发。沿着青灰色的城砖拾级而上,他结合自身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向游客们细致讲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精华地段,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数代修缮,每一块城砖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你们看这城墙的垛口、瞭望台,不仅是防御工事的智慧结晶,更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工程技术与战略思维。”
沿途,吕文扬还主动充当“文化翻译”,帮外国游客解读长城相关的历史故事与诗词典故。当走到“好汉坡”时,他向游客们介绍:“‘好汉坡’因毛泽东同志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而闻名,这里坡度较陡,攀登时既能体验挑战的乐趣,也能更直观地理解长城修建时的艰辛。”来自巴西的游客索菲亚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笑着说:“之前只在课本里见过长城,今天亲身体验后,才明白它为何能成为世界奇迹——不仅是建筑的宏伟,更有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感谢吕博士的讲解,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生动的认识。”
游览过程中,吕文扬还结合自身生物学科背景,分享了长城周边的生态保护情况:“近年来,北京持续推进长城沿线的生态修复,我们现在看到的植被,既保护了长城本体,也为游客营造了更优美的游览环境。生态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相辅相成,这也是当代中国守护历史、面向未来的重要理念。”
临近傍晚,夕阳为长城镀上一层金色余晖。外国游客们纷纷与吕文扬在长城城楼前合影留念。皮埃尔说:“这次长城之行不仅是一次观光,更是一次文化之旅。吕博士的讲解让我们读懂了长城背后的故事,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吕文扬则表示,作为科研工作者,希望能以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为纽带,让更多外国朋友走进中国、了解中国,在文明互鉴中增进理解与友谊。
据八达岭长城景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景区接待的外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显著,越来越多像吕文扬这样的文化志愿者参与到景区服务中,通过专业讲解与热情服务,让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