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能不能成为世界的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的“暖城”定位,最近宣传的很火。但总让人觉得隔着层纱——好的品牌定位蓝爷认为一定是人人看得懂、人人可理解、人人可传颂,而“暖城”显然还没做到。
要成为世界名城,应该好好学学迪拜:迪拜不是靠“沙漠城市”这种模糊的标签,而是靠棕榈岛、哈利法塔、迪拜mall这些“一眼记住、一生向往”的超级IP,把抽象的“奢华”变成具象的符号。
鄂尔多斯不缺家底,但缺“破圈的记忆点”。比如:
- 迪拜有“世界岛”,鄂尔多斯能不能用草原和沙漠的交界地貌,打造“地球之吻”巨型艺术装置?让卫星地图上都能看到这片土地的独特肌理,成为全球游客“打卡地球地标”的必来地。
- 迪拜靠帆船酒店定义“七星级奢华”,鄂尔多斯能不能把羊绒产业和极致体验结合,建一座“羊绒艺术宫殿”?从建筑外观到内饰,全用羊绒元素重构,住客能亲手参与羊绒设计,让“软黄金”从面料变成可触摸的奢华符号。
- 迪拜用“免税天堂”吸引全球消费,鄂尔多斯能不能依托能源产业,打造“零碳生活实验室”?让游客体验“全绿电衣食住行”,比如住太阳能恒温帐篷、乘氢能观光车,把“绿色能源”从产业名词变成可体验的生活方式。
这些IP不是重复已有,而是把鄂尔多斯的草原、羊绒、能源优势,转化成“别人学不会、一看就记住”的具象载体。毕竟,世界记住迪拜,不是因为“沙漠都市”,而是因为“在沙漠里造了奇迹”。
鄂尔多斯要突围,就得让“暖”落地成具体的符号——让人人看得懂它的独特,人人可理解它的价值,人人能传颂它的故事。
这才是对标世界名城的底气。
下一篇:探秘宕昌:陇上仙境的自然奇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