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非洲各国,许多人往往联想到贫困、落后与动荡,然而对于很多中国企业家来说,这片大陆却充满了巨大的商机,是实现财富快速积累的理想之地。尽管机会丰厚,随之而来的挑战却也不少。特别是在众多非洲国家中,有一个地方尤为吸引中国商人,这里不仅能带来可观的回报,也存在着不少麻烦——这个国家就是安哥拉。
安哥拉:非洲的资源宝藏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国土面积达12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四千万,相较于其他非洲国家,它的整体规模并不显著。历史上,安哥拉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人自15世纪末开始侵占并统治这片土地,直至1975年安哥拉独立为止,历时超过五百年。独立后,安哥拉经历了漫长的民族解放斗争,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由三个主要民族解放组织联合反抗葡萄牙,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独立政权。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安哥拉无疑是一片宝藏。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钻石储量之一,达到1.5亿克拉,还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约7万亿立方米)和石油储量(126亿桶可采储量)。此外,安哥拉的土地也极其肥沃,水资源充沛,被誉为“非洲的粮仓”,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令人赞叹。 然而,尽管资源丰富,安哥拉却深陷“资源诅咒”的困境,未能实现与其资源相匹配的富裕生活。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安哥拉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非洲各国中长期排名靠后,依赖国际援助的局面未曾改变。2022年数据显示,安哥拉的失业率高达29.6%,意味着每十个人中就有接近三人处于失业状态。与此同时,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房价也极其昂贵。例如,一枚鸡蛋的价格竟然达到10元人民币,而蔬菜价格普遍超过50元人民币。即便如此,安哥拉的最低工资仅为每月108美元,折合人民币不到千元。如此高昂的生活成本与低收入形成鲜明对比,令当地居民的生活压力山大。 中国企业家的热情与挑战 尽管生活条件艰难,安哥拉却依然吸引了大量中国企业家前来投资。中国企业看中的主要是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数据显示,超过五万名中国人已定居安哥拉,近300家中资企业在此运营。尤其在首都罗安达,商铺遍布街头,处处可见中国商人的身影,仿佛置身于中国的城市。 中国企业涉足安哥拉的行业广泛,从石油天然气、工矿产业到建筑工程、设备安装、餐饮物流等都有所涉及。2018年,山东奥德集团便投资5000万美元,在罗安达建设占地400公顷的工业园,涵盖陶瓷、纸箱、造纸等多个产业,成功打开了当地市场,并辐射到整个非洲。而中国企业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收益上,还通过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安哥拉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中国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本地企业,这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经济机会。2015年,中国铁建承建的本格拉铁路正式通车,成为继坦赞铁路后中国在海外修建的最长铁路项目,进一步加强了中非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 治安问题与安全风险 然而,安哥拉的治安状况一直让在此经营的中国企业面临巨大压力。随着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成功,逐渐引发了不法分子的觊觎。近年来,针对中资企业的抢劫、绑架等犯罪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中国驻安哥拉使馆的高度关注。 2025年7月,由于柴油价格飙升,罗安达爆发了大规模的出租车司机罢工抗议活动,随即演变成城市范围内的暴力骚乱。数千名当地居民趁乱实施抢劫,造成了商铺、私家车和公共设施的巨大损失,甚至包括华人社区中的部分店铺也未能幸免。尽管采取了紧急措施,如使用集装箱封锁入口,组织人员值守,但仍未能完全避免损失。几天后,又有一家公司遭遇了持枪劫匪的袭击,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在安哥拉的中国企业感到安全风险日益加剧。 安哥拉政府对这些治安事件的应对也显得滞后,腐败问题严重,治理能力薄弱。这使得中国投资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导致部分华人选择撤离。安哥拉的治理困境、治安问题以及社会矛盾,成为了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结语 在安哥拉,很多人若想实现财富积累,通常有两种选择:有能力且勤劳的人进入中资企业工作,而懒惰且心怀不轨者则选择通过抢劫谋生。尽管中非合作不断深化,但安哥拉的治安问题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无疑为这一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安哥拉未来是否能够摆脱困境,实现真正的经济腾飞,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下一篇:上海迪士尼官宣: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