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黔东南榕江县城出发,行驶半个多小时,便能抵达榕江的侗族大歌之乡——宰荡侗寨。正值暑期,宰荡侗寨迎来一年中的热闹时节,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如溪流汇聚于此。
鼓楼里,侗族大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官美与其女儿杨秀珠甫一亮嗓,多声部自然和声如林间清风拂过,层层叠叠的旋律瞬间攫住所有听众心神。游客们屏息凝神,或闭目沉醉,或高举手机记录。一曲终了,掌声与惊叹久久不息。
“暑期以来,日均游客接待量几乎翻番,鼓楼坪天天坐满人。”杨秀珠的声音里透着欣慰与责任,“游客们对大歌的真诚热爱,让我们深感传承的担子更重了。越来越多寨里的孩子主动来学歌,老歌本里的调子又在木楼间响起来了。”
来自天津的李亮亮一行人因公司团建来到宰荡侗寨,“完全颠覆想象!没有指挥,没有伴奏,却能唱出如此和谐丰富的层次。”李亮亮表示,这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据了解,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作为榕江县侗族大歌之乡,宰荡村也是侗族大歌传承基地,于2012年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如今,侗族大歌不仅引来客流,更激活了民宿、手工艺品、特色餐饮等乡村业态,为古老的宰荡村注入勃勃生机。
杨秀珠认为,游客的到来,对侗族大歌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游客多了,对侗歌的传承是件好事”。
▌ 来源:天眼新闻
上一篇:8月21日起,清西陵景区开园
下一篇:北海之南,涠洲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