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阳坐高铁去北京,其便捷程度堪比公交车,每天几十列。上午十点半从沈阳北站上车,一点钟就到了北京朝阳站。出站时,两位老弟早已经站在那里迎接我们了。
我们四人按计划直奔定州!凉爽的车内空调完美的避开了外面的炎热。
定州之于我,是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它是河北省诸多小城市之首。在战国时期这里是中山国国都。汉朝的时候,汉景帝封他第九个儿子刘胜为中山靖王。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后燕也把国都建在了这里。定州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当然,它现在是市了。
定州也是一个人杰地灵、英雄才子辈出的地方。这里涌现出过战国名将廉颇,唐代诗人刘禹锡、崔护。另外,隋代的杨坚,宋代的司马光、韩琦、苏轼等也都曾在这里任职。中国近代教育家晏阳初先生推行的平民教育,也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他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并称“南陶北晏”。
我的一位同学姐,姥姥家在定州,她小时候来过这里,她跟我说这里可穷了!而我今天看到的定州,天蓝树绿、高楼林立,街道宽阔、整洁有序。
定州的标志性建筑一一开元寺塔,高高立在远处,就算到处都是楼群,它一样出挑抢眼。
加之今天来的路上云天千变万化,睛雨交替,时而丁达尔光芒装饰云天,时而雨打车窗水珠跳跃。
此刻,夕晖又用暖亮的色彩来镶嵌云边儿,天空云蒸霞蔚,层云丰富多变。
很可惜,尽管站在开阔的广场上,也无法让这座全国最高的宋代遗存砖木建筑塔与漂亮的云天同框。还好,有成群的鸽子在这里起落翱翔,与孩子们的欢笑一起烘托了美好祥和画面。
今天主要是去看本地的贡院。这座贡院是清代科考场所,景区成人票50元,有点小贵。幸好我们都享受了因年龄而优待的免票政策,我们也就成了这里下班关门前唯一的一波游客了。
这个贡院的规模才真叫“考棚”,它并不像在青州或桂林见到过的那种古代考场,是用青砖研成的一个个小单间,狭窄得总让人想起小时候的“旱厕”。(如此比喻有点有辱斯文哈)。这里大厅堂式的考场比某些单位的会议室还大,如今高考的教室也比不上其规模。
玻璃柜里陈列着考生们夹带过的“小抄”,有的写在袜子上,有的写在贴身小袄上,还有可以捂在掌心里的小抄本,连窝头里面都夹带着细细折叠的“小抄”,蝇头小楷端端正正真是下足了功夫!
我们回来议论:有那认真写“小抄”的功夫早背通下来了。再说,众目睽睽之下,你能在考场上脱鞋、脱大衣吗?这能不引起监考官的注意吗?哈哈!古人的事情,我们真心看不懂!
定州署衙景点已经下班关门没能进去,我们去了一家牛肉罩饼名店,好好吃了一顿晚饭。然后在烟火鼎盛的古街巷里跟市民们一起摩肩接踵逛了一阵子,才驱车去往酒店入住。
明天,就要和定州说再见了,因为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山西,定州,我们只是小站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