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山旅游度假区。 受访单位供图
■ 深圳晚报记者 任宪平
七月的贺州,绿意环绕,生机盎然。
姑婆山的清凉、黄姚古镇的悠然、供港蔬菜基地的繁忙……这片与粤港澳大湾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土地,正以蓬勃的姿态,生动书写着“东融”战略引领下的发展新篇。
7月23日至25日,“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总编辑看贺州”主题采访活动举行,大湾区主流媒体的总编辑与记者深入贺州,实地感受“粤港澳后花园”的独特魅力与蓬勃活力。
湾区后花园
从温泉疗愈到森林康养
烈日炎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游人如织,不少湾区游客特地驱车前来“泡汤祛湿”。
“我们从广东省怀集县自驾过来只要两个小时,我女儿隔几个月就带我到西溪泡温泉,这里的温泉对身体非常好。”已经68岁的游客石女士告诉记者。
“我们全年平均入住率约90%,其中85%的游客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为此,我们在怀集高铁站、贺州动车站等车站开通了接驳大巴车,使大湾区游客抵达更便利。”度假邨运营总经理罗体聪说。今年上半年,游客较同期显著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5%。
在姑婆山旅游度假区,林间清泉里,银发老者赤脚淌水;树荫草坪上,孩童追逐嬉戏;小桥流水旁,游客们正在香港电视剧《酒是故乡醇》拍摄点品尝刚酿的米酒……
“姑婆山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9.75%,年均温度18.2℃,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5万个/立方厘米,是难得的吸氧洗肺、生态休闲的研学旅游胜地。”贺州市姑婆山景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孟辉介绍,景区今年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量同比显著增长,未来还将探索与大湾区旅游业界的互动合作。
古镇焕新
湾区客商的“心安归处”
“坐久不知红日到,闲来偏笑白云忙”,这是题写在黄姚古镇见龙祠的楹联,也是古镇惬意生活的写照。
小桥流水、参天古榕、青石古街、楹联牌匾……这幅“峰丛藏古街,山水绕人家”的画卷,正吸引着粤港澳大湾区客商的目光。
古镇中心,已开业近10年的龙鳞台全景酒店依山而建。登上顶楼,青瓦连片、峰峦叠翠的黄姚全景尽收眼底,这里是广州市民黄炎忠与古镇缘分的起点。
2014年,黄炎忠到此游玩后便萌生投资的想法,于2016年创建龙鳞台酒店并经营至今。“我一直都在贺州市和广州市之间过着双城生活,每次回到黄姚古镇,都能‘洗去’身上的焦虑。”黄炎忠说,随着古镇名气渐长,酒店投资成本早已收回,眼下正筹划在周边新增旅游综合体。
位于贺州钟山县公安镇的荷塘老寨,打造匠人部落、荷塘阅舍等网红打卡点和慢生活体验区,以“来者皆亲、居者皆邻”的理念,传递慢生活,提高知名度。
1999年出生的小魏原来在兰州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到荷塘老寨游玩,没想到这里的惬意生活瞬间打动了她。“决定留下来的第二天我就把工作辞了。”小魏说,不知不觉间,她已在荷塘老寨生活了两年多。在经营咖啡馆的闲暇之余,通过画画、做手工让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菜篮子”基地
港人餐桌的贺州鲜味
正值三伏天,贺州市钟山县农投供港蔬菜基地迎来了秋葵成熟的季节,村民冒着酷暑采摘,随即被送往车间筛选、分拣。“早上采摘,晚上就能出现在香港超市。”贺州农投正地公司董事长刘乐说,现在秋葵日出产量高峰期可达10万吨。
供港秋葵如何挑选?“太弯的没品相,采摘标准是在11公分到15公分之间。”田间,一位村民对记者们现场教学,严苛的标准确保了蔬菜的品质。
“我们的种植、生产标准均按照供港标准执行,包括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及日常植保管理,都有严格规范。”基地负责人李林介绍,从种植到加工全过程均采用数码化技术进行24小时监测。
“贺州市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持续推动农产品走进大湾区。”据贺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胥宇建介绍,贺州市蔬菜质量监测合格率已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
当下,贺州正高质量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随着高铁飞驰、产业共融、人文相亲,贺州与大湾区的联系将愈发紧密,在康养、农业、文旅等领域碰撞出更多繁荣火花,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上一篇:“我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找民宿”(经济新方位·中国游中国购)
下一篇:花儿沟里故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