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基于权威资料与个人观点撰写,相关文献及截图已附于文末,请注意查阅。
中国人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素质,但在国外常常遭遇误解。这其中既有外媒刻意的误导,也不乏一些有意的“栽赃陷害”。
最近,在泰国,一群韩国人因在餐厅发生大规模斗殴而成为众矢之的,暴力事件持续了约30分钟,给他们的国家形象造成了不小的损害。更令人愤慨的是,这些韩国人竟在打斗时高喊“我是中国人”,试图将责任嫁祸给中国人。
不过,泰国警方很快查明真相,打架者全是韩国籍男子,这一结果不仅为中国人洗清了冤屈,也让那些原本指责中国人“背锅”的韩国媒体陷入尴尬,甚至自嘲称这一事件为“国耻”。
这起事件揭示了韩国游客“假扮中国人”的一面,更让人重新审视这个“奇葩”国度的现状。从当天的监控视频来看,十几名赤裸上身、身上满是纹身的韩国男子围攻另一方,场面堪比一场动作大片。
最初,某些泰国博主错误地认为是中国游客参与打斗,单凭一个“我是中国人”的喊声就推定责任,接着,韩国媒体毫不犹豫地大肆报道,指责中国人伪装成韩国人暴力行为,严重败坏了韩国的形象。
然而,真相总是无法掩盖的。几天后,泰国警方发布正式公告,确认所有涉事者为韩国国籍。韩国媒体此前的激烈言辞瞬间变得苍白无力,最终他们改口,愤怒地批评这些暴力行为者是“国家的耻辱”,甚至建议永远禁止这些人回国。
令人意外的是,这已经不是韩国人第一次在海外“扮演中国人”了。早在泰国清迈的泼水节上,四名韩国男子组成盗窃团伙,专门偷盗游客的金链子和钱包,行为极其嚣张。被捕后,他们同样谎称自己是中国人,试图借着中国游客庞大的数量掩人耳目。最终,泰国警方通过核实护照,确认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全是韩国人。
每当韩国爆发负面新闻时,网络上的反应往往不是反思自身问题,而是第一时间寻找“替罪羊”——指责中国人。例如,在釜山海云台的景区,韩国人曾一度将垃圾问题归咎于中国游客,声称中国游客带来了大量垃圾。然而,当中国游客数量减少后,垃圾依旧堆积如山,每天清洁工需要清理13吨垃圾。这时,韩国人又迅速改口,开始声称垃圾可能是日本游客丢的。
这种甩锅行为,已成为韩国舆论的常态。无论发生何种问题,韩国媒体和公众似乎习惯于先指责中国人,等风头过去后再收回言论,转而寻找另一个目标。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栽赃行为终将被揭露。更让人愤怒的是,韩国人对待中国游客的态度,尤其是在本土,早已不止一次显现出极端的不公。
2023年7月,一对中国情侣在韩国弘大街头遭遇跟踪与四次殴打,而韩国警方对此的处理态度极其草率,仅仅将嫌疑人定性为“惯犯”,并未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其暴力行为。同年1月,一名中国女生在韩国观看演唱会时,竟遭遇一名韩国女性的疯狂殴打,头发被薅扯,现场工作人员不仅未提供帮助,反而对其语言求助予以推搡。她改变语言为日语后,工作人员态度立即转变,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这种双重标准的情况层出不穷,让人无法容忍。
这些事件无疑揭示了韩国某些人的低素质,而这种低素质不仅体现在对他国游客的不尊重上,还表现在他们不以正当手段“窃取”他国文化的行为上。
2025年,孟加拉国达卡国立博物馆的“韩国历史文化展”上,竟出现了四尊中国兵马俑的复制品,且标签上赫然写着“高丽王朝军事辉煌象征”。更荒唐的是,韩国网民还声称兵马俑的面部特征与韩民族祖先相似,甚至不惜将秦始皇陵称作“高丽王陵”。
这种文化“盗窃”行为远非个案。韩国曾多次试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如端午节、泡菜、书法、榫卯技艺以及饺子等文化遗产申遗为己有。
对此,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于2025年5月30日提交了137项证据,逐步揭示韩国申遗行为的造假本质。这些证据包括古籍、科技检测、DNA分析等多个方面,深刻打击了韩国“泡菜起源论”。尤为重要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7月15日关闭了韩国非遗补充证据的通道,将泡菜制作技艺等项目列入了“待撤销名单”,这一国际闹剧最终以“文化诚信观察名单”的警告告终。
这种典型的“吃饭砸锅”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国网友的愤慨。一方面依赖中国游客带动经济,另一方面却在国际舆论中对中国进行恶意诽谤,甚至进行文化盗窃。如此明显的双重标准行为,必将加速韩国自身信誉的崩塌。
数据显示,由于中国游客数量骤减,韩国的旅游市场损失惨重,泡菜的订单损失高达30亿美元。即便如此,部分韩国媒体仍不愿面对现实,依旧沉迷于“民族优越感”的幻想之中。
如今,中国网友已经不再沉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法律手段与证据为文化正名。从区块链技术用于非遗溯源,到文献实证反击申遗,所有这些标志着中国文化自信的真正崛起。如果韩国继续假装无视这些问题,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上演“偷文化、甩锅人”的闹剧,最终只会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信息来源:2025-07-21 12:33 九派快讯《韩国纹身男子在泰国打群架 韩媒怒斥“给国家丢脸” 韩网友炸锅:这是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