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蒙山龟蒙景区,游客夜宿帐篷区等待日出。 沂蒙山龟蒙景区供图
从“阅揽山海 舒爽胶东”避暑旅游路线广受追捧,到“泉城夜八点”激活城市夜经济……这个暑期,山东通过资源整合、场景创新与政策激励构建多层次、沉浸式的文旅消费体验,不断释放“夏日经济”活力。
威海荣成成山头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7月6日,来自韩国的200余位团体游客“打卡”成山头景区,欣赏自然美景,观看大型沉浸式演艺《东寻·成山赋》。“我第一次来威海,感觉这里空气清凉,环境也很好。”韩国游客金正旭表示,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日,山东“阅揽山海 舒爽胶东”避暑旅游路线入选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为迎接旺季客流,这条路线上青岛、烟台、威海3市的7处核心景区积极布局暑期市场,以多种玩法吸引游客前往体验。比如,成山头景区依托独特的地理标志、日出文化和山海奇观,打造行进式演艺、互动喜剧体验等业态,崂山推出“崂山门票+啤酒节餐饮”等多款套餐产品,以新的消费场景拓展了游客增量。
在日照,一条阳光海岸绿道串联多处景区景点及民俗旅游村,沿线除布局咖啡馆、民宿等业态外,还常态化举办露营季、音乐节等活动,受到众多游客青睐。7月20日,日照“金沙乐浪”音乐嘉年华在万平口景区启动,连续举办包括“超级周末”万人音乐会在内的31场演出,以音乐盛宴点燃夏日激情。“畅游齐鲁 乐GO山东”夏季推广活动同步举办,现场发布“半岛奇遇记”“岛城响潮鸣”等8条夏日旅游专线,向各地游客“种草”今夏山东热门文旅新玩法。
夜经济是暑期文旅消费的新引擎。山东多地创新产品、激活“夜”态,提供长效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打造全域联动、多点开花的夜间经济矩阵。
7月5日,济南启动“2025泉城夜八点·盛夏狂欢季”活动,推出山水消夏、快乐亲子等7个主题300多项文旅活动,面向全市征集夜生活新地标,通过业态整合、场景共创持续激发夜间经济活力。据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还创新打造“这一站,济南”“今晚住济南”等文旅IP,举办大学生读城计划、城市告白季等特色文旅活动,挖掘留客潜力,助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济南夜间涉旅消费同比增长13%,过夜游客同比增长超7%。在提供多元化场景和年轻化玩法的同时,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还联合中国银联、美团等平台向游客送上“暑期惠游大礼包”,拿出“真金白银”补贴景区门票、打车、住宿等消费环节,让群众享受可感可及的实惠,推动夜游市场持续火爆。
沂蒙山龟蒙景区打造“山下狂欢—山中探秘—山顶朝圣”的全时消费链。游客17点在山下“栗子自然营地”集聚,参与DJ音乐节等活动,随后沿7.8公里主线路通往龟蒙顶。“活动打破了山岳型景区的传统游园模式,让游客在景区的平均停留时间较日间模式提升144%,游客量较往常增加27%以上。”沂蒙山龟蒙景区负责人徐永宏介绍,该景区通过打造沉浸式夜游枢纽及路线,开发峰顶星空观测、日出守望等限定场景,联动周边民宿酒店形成“住宿—集结—补给”服务闭环,带动过夜率提升35%,过夜游客人均消费额提升至156元。
在山东,串联景区、博物馆等的研学场景及路线也成为暑期留客密码。
近日,山东曲阜发布了“高山仰止”曲阜朝圣行等10条“跟着孔子去研学”精品线路,打造“研学基地+课程+活动”的全域研学网络,带动暑期研学游热度攀升,吸引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研学团队纷至沓来。
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实行暑期延时开放,举办多项艺术、展览与公共服务活动,上新“流动的敦煌·沉浸式数字艺术展”“福尔摩斯沉浸式主题展”等展陈场景,满足部分观众的错时参观需求,也为暑期亲子家庭、研学游客提供了出行新选择。
为满足大众多样化出游需求,7月10日起,山东还推出四大主题高铁旅游计次票产品,涵盖省内4条暑期热门旅游线路,为旅客打造“一票游多城”的便捷乘车体验,以“铁路+旅游”联动助燃暑期文旅市场。
本报记者 孙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