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YZ
编辑|阅微札记
引言
真是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前段时间朝阳的暴走团逼停消防车和救护车一事,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本以为他们会有所收敛,但这两天依旧我行我素的占着道路继续他们的徒步活动。
没想到就连当地警察局都“管不了”的暴走团,终于是被一位白衣大哥给骂熄了火...
生命通道的生死对峙
事情的起因是辽宁一景区有一条宽约10米的临河道路,本来是市民共享的公共空间,却被徒步队当成了“自家后花园”。
据了解,这个暴走团在当地已经活跃了十多年,上百人统一着装、高举着赞助商旗帜,那阵仗跟正规军似的。
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气愤,从那天的视频画面上来看,暴走队伍排成三列纵队,几乎是占据了道路一大半空间。
骑着单车过去都是问题,更何况还是全副武装的救护车和消防车,他们的无动于衷以及不肯退让的架势属实太过蛮横。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最终还得有任务在身的应急车队让他们先过去了。
事后暴走团大妈还大言不惭的称,他们是备勤不算任务,还说真遇到救援肯定会让道。
这样的解释就好比人渴了你还给他一块压缩饼干,明摆想糊弄过去,从而掩盖自己错误的行为。
事后更是有网友认为这样的民间团体,随意解读公共规则,社会秩序会遭遇系统性的破坏!
那场僵局虽然持续时间不算很久,但每一秒都在挑战着公众的神经。
事件视频在网络上曝光之后迅速发酵,相关内容点击量也是瞬间飙升,而当地相关部门对这个暴走团更是有力却使不上劲。
“素养问题”舆论怒火
派出所接到报案之后,了解完事件之后也是旋即做出了回应,由于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警方也确实不好处理。
只能对暴走团的大爷大妈们加以劝导,并将此事定性为“素养问题”,找来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
而当地体育局也是发布通告称,暴走团活动并非官方组织,暴走团群主很快抛出辩解,车辆属于备勤状态,我们所在的这个道路是属于大凌河景区之内的非机动车道。
她强调,就一分钟,为了安全考虑想让队员先过去,怕车碰到人。
队长在接受采访时还称,每一个老百姓他都懂得,如果说当时有人掉河了,徒步队会立马解散,会帮着他们救人。
如果真是紧急情况,队伍不可能袖手旁观,却不料这种辩解进一步激怒公众,有网友尖锐质问,年龄大是砸向规则和法律的锤子吗?
随着舆情的升级,央媒也纷纷下场发声。
人民日报更是发文,认为该暴走团行为就是在给老年群体抹黑,然而这种集体行为背后的特权逻辑更让人担忧。
整齐的队列本事展示健康活力,却异化成了侵占资源的“移动路障”。
从八年前山东临沂暴走团占道导致1死两伤,到此次封堵生命通道,“法不责众”已成为团体越界的标准话术。
山东临沂,监控画面
事件终于在昨天早晨迎来了戏剧性反转。
白衣大哥的怒吼转折点
暴走团在舆论风暴中仍继续例行活动,但这次他们却遭遇了不同反应。
一位身穿白半袖的本地男子在道路上与队伍迎面相遇,当暴走团毫无避让之意时。
或许是这两天看到很多关于这个暴走团的负面消息,这位白衣大哥突然爆发,对着队伍发出一段含码量极高的侮辱,尤其是“败类”等词汇清晰可辨。
现场视频中显示,暴走团队员们无一人敢回嘴,纷纷低头绕行,网友称此为现实版正义执行。
纷纷感叹线上讲理不太听,去现实给你掰扯掰扯,不愧是东北老爷们。
“白衣哥”的行为在社交媒体再次引发共鸣,有网友直言,暴走团本来就是大爷大妈退休了图个休闲,又不赶时间,把路让给真正着急的救护车怎么就不行?
白衣大哥的路见不平一声吼,也着实起到了效果,当晚就有当地网友发视频爆料,这一景区终于算是清净了。
往日“雄赳赳、气昂昂”的暴走团也是终于不再嚣张,很明显就能看到被白衣大哥怼完之后确实很有效果。
也有网友说那天是下了雨的,加上很多因素直接让这个暴走团“掉线”,毕竟总在热搜上挂着也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没了往日的喧嚣,闹人的音响也不见了,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市民在人行道中散步。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市民有些还注意到了如今景区内还有身穿制服的名民警在现场巡逻。
或许是怕暴走团重蹈覆辙,也或许是维持秩序,最起码那支队伍总算是消失了。
有意思的是,当天刚下完雨,衬着晚霞彩虹也挂在了天边。
也真心希望暴走活动能适可而止,一个人独自行走,而非带领成百上千人,否则就不再是团队而是集会了。
有网友扒出更加劲爆的消息,有些人组织暴走团的目的,就是为了捞钱,统一的服装,衣帽和运动鞋,这些装备都需要向组织者购买,价格不菲,其中利润可想而知。
总之规则与自由的边界在凌河岸边被重新划定,这场由生命通道引发的冲突,最终在警民共治中寻找平衡点。
而白衣大哥当时虽然因情绪激动,说了很多不太礼貌的话,但总归还是为了维护公共区域的市民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