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话,你吃过的饭,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看过的景,全都内化塑造成了今天的你
2025-07-18
书接上回,人的差距在词汇量还有审美上,这些是最后的呈现。而过程是不同的经历,吃过的饭,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看过的景……
这些看上去雷同,但却完全不同,不要说饭了,就说后面三个。
旅游很多人很向往,但却是最简单的,因为没有那么复杂,而实际上,这个是最复杂的,重点是你和谁一起看了什么样的景色。
半月前,我去苏州,只是为了看盘门。
大家去苏州旅行,我敢说,不管怎么算,这个经典都不会在前十里面,因为性价比和感官。而我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
开五六小时过去,再开五六小时回来。
中间也就一个小时,两个人中午太阳下,聊聊天,看看盘门,只是为了北长城南盘门。
我几乎爬了所有长城,当然,这句话有问题,只是说爬了很多,所以对于盘门有特别的感觉。
看过很多次,好不容易约了这个人,再麻烦也要去,看过的感觉会不同。
开车也仅仅只是为了带点东西给他,不能高铁的东西,快递不行。
为什么很多人可以在争论不休时一语中的,就是他的那些过往,内化塑造成了他。
记得说过当年看都江堰,西北的人都哭了,要是在他们那边多好啊,这是还没有看过江南水乡的呢?而实际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如此。要不然大家怎么会评价古人诚不欺我呢?
当男环骑青海湖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辞职去的。在黑马河看日出时,湖水蓝得发绿,远处的雪山像浮在天上,他说突然就懂了什么叫“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那以后,他说话更少了,微博里面之前的很多照片都删了,后面摄影作品里的湖光山色,总带着股说不出的安宁。
整体呈现,不仅仅是你的打扮,还有故事,重点是你的经历。
以前看过一本书,说的是法国的一个贵妇,她是间谍,已经在法国间谍了几十年,几乎熟知所有的东西,但最后被发现了,因为特洛伊木马的法语和巴黎类似,大家都知道说的是什么,而她却因为太正确而出错。
一个人读过的书会变成骨血,吃过的苦会酿成回甘,见过的天地会化作底气。就像山水,不必言说,自有千钧重量。
类似大家去竹林的感觉,去山水的感觉,去森林的感觉等等,没有一个相同,哪怕你数不出道不明,但依旧能明显感觉到,因为那里的整体,都已经变了,变成了他们的内核,自由整体意境。
人造景色,缺的就是这些。
今天是写日记的第4161天
已看电影推荐:《巴黎淘⽓帮》
一句话影评:真人版的一群蓝精灵,灵灵、聪聪、笨笨、惰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