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里有滑滑梯,脚下踩着软乎乎的草皮!”7月17日,在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镇光裕村的儿童泳池里,10岁的周雨桐抱着浮板笑得非常灿烂。今年暑假,陈家桥镇在11个村(社区)专为孩子打造了12座安全泳池,这一惠及辖区儿童的民生工程,成了孩子们夏日戏水的“快乐堡垒”。
陈家桥镇河网密布,往年每到暑期,孩子偷偷下河戏水的场景让家长揪心。“去年光裕村试点充气泳池时,每天有30多个孩子来玩,当年暑假光裕村没有再发生野泳现象。”该镇党委书记唐小海回忆,这一做法颇有成效,他便在今年镇党委会上提出:“不如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戏水去处。把试点经验复制推广,让更多孩子有安全保障。”
为让每个泳池都成为“放心池”,镇里同步出台建设指导,推动12座泳池实现标准化建设,严格遵循儿童生理特点,全程规避深水区设计,在泳池四周铺设防滑草皮,沿池而立1.5米高的绿色防护栏,还在周围放置了“儿童戏水需成人陪同”、“禁止追逐打闹”等警示牌,安排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们在池边来回巡视,实时看护孩子们的戏水安全。
这一道道坚实的屏障为孩子们戏水筑牢了安全根基。同时在运营管理上按照“因地制宜定时段”原则,根据各村村民作息设定开放时间,做到人员离场即锁闭泳池,并严格执行每两天换一次水、每周消杀的规定。
“以前总担心娃偷偷往河边跑,现在泳池就在村口,护栏挡得严严实实,草皮铺得软软的,摔不着碰不着,我们干活都安心。”村民邓女士的话,道出了家长们对这套标准化建设的认可。
孩子们在泳池里戏水(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防溺水既要“疏”得贴心,更要“堵”得扎实。陈家桥镇延续“党建+网格化”巡查机制,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每日对辖区30处危险水域巡查看护,无人机巡航与AI语音预警设备24小时待命。还将“七不两会”安全课开进每个村小,共计600余名学生签下“拒绝野泳承诺书”。
“以前跟同学去过河边,水又凉又深,脚踩不稳怕得很。”11岁的王梓轩擦着脸上的水珠说,“现在泳池里都是小伙伴,还有老师教我们划水,谁还去河里呀?”据统计,自12座泳池7月初全部开放以来,辖区危险水域的青少年踪迹较去年同期下降95%,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溺水险情。
在陈家桥镇的党建民生规划图上,这些泳池正悄悄“长大”:有的计划加装遮阳棚,有的要添置儿童水上玩具,还有的将开设免费游泳公益课。“下周开始,我们会组织孩子们参加防溺水安全自救实操课程,教孩子们自救知识,让泳池不仅是玩耍的地方,更是学本领的课堂。”该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这也是落实镇党委“把泳池打造成综合服务平台”的具体举措。
夕阳下,泳池里的水花映着孩子们的笑脸,防护栏外的草皮上,几个家长坐着聊天,不时望向池中。从“怕孩子下水”到“放心让孩子玩水”,陈家桥镇用12座泳池的碧波,诠释着“党建引领民生”的深刻内涵——那一道道由党员干部、志愿者筑牢的防线,不仅守护着未成年人的安全,更盛满了乡村振兴里的民生温度。(邓佳 吴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