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发海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连日来,多地气温持续攀升,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四川万源市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避暑纳凉。其中,鱼泉山风景区更是凭借独特的自然优势,让“清凉经济”火热升温,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走进鱼泉山,仿佛踏入了一个绿色的清凉世界。海拔1552米的它,夏季平均气温在22℃ - 26℃之间,与城区的高温形成了鲜明对比。葱郁的森林犹如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潺潺的溪流欢快地流淌着,带来丝丝凉意。游客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清凉与惬意。
游客曾乐聪带着家人和孩子在溪边嬉戏,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里的温度才二十几度,既凉爽又能欣赏美景,带着家人来这里再合适不过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孩子在水中欢快地玩耍。
和曾乐聪一样,游客李若溪也被这里的美景和清凉所吸引,“我们是从大竹来的,这里风景非常好,而且特别凉快,我太喜欢这里了。”
鱼泉戏水(万源融媒供图)
随着游客的激增,景区周边的民宿和农家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农家乐经营者龚明花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几天游客特别多,他们来这儿避暑,我们主推的农家菜很受欢迎,收入比以往翻了好几倍。”龚明花一边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一边笑着说道。
据万源市官渡镇副镇长陈元介绍,目前鱼泉山景区日均接待游客已突破800人次,进入7月以来,景区接待游客已超1.2万人次。“清凉经济”不仅为游客提供了避暑好去处,还带动了周边100多户农户增收。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更多避暑旅游产品,让“清凉经济”惠及更多群众。
鱼泉红叶(李黎 摄)
鱼泉山的“清凉经济”只是万源市夏日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万源市积极响应四川省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以生态为基础,深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当地举全市之力优先发展康养文旅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智慧旅游、强化服务监管,成功荣获“天府旅游名县”的金字招牌。
在夏日清凉文旅方面,龙潭河景区同样表现出色。以清凉游为切入点,龙潭河景区加速了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和文旅资源的整合。景区打造了特色民宿和木质小别墅,还将传统民俗表演融入景区游览线路,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龙潭河漂流(谢长智 摄)
尤其是龙潭河的漂流项目,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去年我们景区接待游客量达10万人次,今年开漂后游客数量持续上升,门票收入相当可观。”龙潭河景区负责人兴奋地说,漂流的火爆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农家乐、酒店、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景区及周边商店的旅游商品销售市场也十分广阔。万源富硒茶、腊味汤、山珍海味酱等特色商品,深受游客喜爱,既丰富了游客的购物选择,又促进了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推广,进一步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激情漂流(马发海 摄)
万源市文体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万源市以龙潭河、八台山等重点景区为依托,全力实施“文旅兴市”战略,举办漂流节、露营节等文体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了文体旅的融合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万源还将积极与周边县市就文旅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区域文旅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