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决定》,为城市发展锚定新方向。
全会明确提出,要拓展内外循环市场空间,打造国际游客首选城市,优化入境游全周期服务,加密国际航线运营网络。7月第一周,民航局与成都边检站同步公布的“期中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共运送旅客4350.3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90%;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300万人次,同比增幅达11.2%,出入境航班超2.3万架次,同比增长15.7%。
面对7月开启的暑运,成都的“空中流量”又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航旅纵横预测,暑运首月,入境成都的航班机票预订量将超15万张,同比增幅约21%;预计入境航班量将突破1800班次,同比增长11%。在国内游方面,今年7~8月,旅游目的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国内航线前往成都的机票预订量超过125万张。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成都作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领头羊”的地位——出入境人员与航班量均稳居中西部第一,充分彰显出国际航空枢纽的强劲辐射力。
双港齐飞:
航空枢纽筑牢开放基石
航空运输数据的稳步攀升,绝非偶然。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国际航空枢纽,成都近年来始终将航空网络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先手棋”。
在今年4月召开的成都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四川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明确提出,全年计划新开、复航和加密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28条,以航线网络的扩展织密对外开放的“空中走廊”。市场的嗅觉永远敏锐,快速增长的客流量与清晰的发展蓝图,让国内外航司纷纷将目光投向成都。
在国外航司的布局中,成都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作为首家在成都开通正班航班的国外航司,韩亚航空今年3月31日率先迈出加密国际航线的步伐,复航成都至首尔航线并填补夜间飞行时段空白。其负责人坦言,“我们坚定看好成都在文旅融合与商务交流领域的巨大潜力,这是我们选择加码布局的核心原因。”
越捷航空在开通成都至胡志明市航线的基础上,于7月1日新增河内直飞天府机场航线,每周4班的频次让成都与越南的两大经济中心实现“无缝连接”。该航司负责人认为,“胡志明市与河内都是东南亚重要的中转枢纽,两条航线的联动将为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国内航司同样积极发力。春秋航空6月下旬复航成都至金边、曼谷航线,为东南亚旅客来蓉“旅游热”再添一把火;四川航空则在6月30日开通成都-伊斯坦布尔-雅典航线,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达雅典的航线,每周4班的密度让中欧往来更加便捷。该航线开通后的两天,川航又开通成都直飞塞舌尔的季节性包机航线,暑运首月计划执飞5班,将印度洋上的“度假天堂”与中国的“天府之国”紧密相连。
这些航线的背后,是成都对全球旅游市场、商务资源的精准把握,也是其构建“立体式”对外开放格局的主动作为。
航线织密:
链接全球激发成都动力
一条条跨越山海的航线,是成都与世界对话的“空中桥梁”。今年以来,成都国际航线网络的扩展速度令人瞩目,不仅数量持续增加,覆盖范围也不断延伸,从东亚到欧洲,从东南亚到中东,越来越多的城市被纳入成都的“航空朋友圈”。
对入境的国外旅客而言,更便捷的交通意味着更深度的体验——从巴黎直飞成都的游客,可在落地后两小时漫步杜甫草堂,感受“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意;从槟城飞来的商务人士,能借助高效的航线网络,上午洽谈合作,下午奔赴国内沿海城市考察市场。
对成都而言,航线既是“迎客来”的通道,更是“走出去”的跳板。例如,依托成都直飞马德里的航线,四川的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得以更快捷地进入欧洲市场,“蓉品出海”的步伐愈发稳健。
▲外国游客体验夜游锦江项目
这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良性互动,正是成都文旅融合开放的生动写照。当国外游客在锦里品尝三大炮、在武侯祠探寻三国文化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熊猫玩偶,更是对中国西部文化的深刻认知;当成都的艺术家通过直飞航线赴巴黎参展、企业家借助航班拓展海外市场时,这座城市的文化与经济影响力也随之扩散到全球。
随着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的落地,境外旅客在蓉的消费体验不断优化。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日,从成都航空口岸入出境的外国人达79万余人次,同比增幅高达58.5%。其中,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成为入境外籍旅客来源前三的国家,他们或为锦里的红灯笼而来,或因西博城的商务会议而至,或为探亲访友的温情而动。
值得关注的是,享受单免、互免及过境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达28.7万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2倍。政策的“磁吸效应”充分显现,让成都成为国际友人眼中的友好城市。
暑运升温:
开放活力持续释放
进入7月,暑运的大幕已然拉开,成都的国际“空中流量”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据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成都跻身暑期热门城市第五位,机票、酒店、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步攀升。航旅纵横的预测则更为具体,暑运首月,入境成都的航班机票预订量超15万张,同比增幅约21%,预计入境航班量将突破1800班次,同比增长11%。
航旅纵横行业发展部总经理赵楠分析认为:“今年暑期,成都的出行热度远超去年同期,学生流、探亲流、商务流与旅游流四方叠加,为航空市场注入强劲动力。航司的运力加码与航线加密,不仅保障了市场供应,更让旅客有了更多元的选择。”这种供需两旺的态势,折射出成都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与区域交通枢纽的双重魅力——既有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等世界级文旅IP吸引全球目光,又有完善的航空网络支撑起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
川航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川航‘熊猫之路’国际化战略持续发力,已新增马德里、雅典、塞舌尔等多个国际航点。接下来,川航将为中西部地区旅客提供更丰富、高效的出行方案,助力成都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
四川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成都将加快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打造成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持续提升人民美好航空出行体验,更好助推四川实现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未来,随着天府机场二期工程的推进、更多国际航线的开通、智慧航空服务的深化,成都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将进一步增强。
但这座城市的追求不止于此——在“航线贯五洲”的基础上,成都正着力让国际游客“慢下来”,在宽窄巷子的茶座里品味盖碗茶的醇厚,在蜀绣工坊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精妙。这种“快交通”与“慢生活”的结合,正是成都文商体旅融合开放的独特魅力。
红星新闻记者 胡谦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