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
创始人
2025-07-04 06:02:02
0

很多人的印象中甘肃是一个偏远的西部省份,但它不仅曾在历史舞台中央尽展雄姿,它还拥有冰川、峡谷、黄河、沙漠和绿洲。这个多元而美丽的省份,你敢说真的了解它吗?借着一带一路的契机,甘肃是否会再次崛起?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风光

文 | 星球研究所

很多人的印象中甘肃是一个偏远的西部省份,有着大片干旱的土地、漫天的风沙以及荒凉肃杀的边关。从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上看,它似乎正在努力向西方延伸,渐渐远离东方腹地。

(地图源自@国家林业局)

除此之外,你一定还有一个印象:就是所有关于甘肃的旅行指南都会浓墨重彩地介绍如何才能吃到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从1915年回族人马保子制作出第一碗面算起兰州牛肉面不过刚刚百年,推荐牛肉面的文章却早已经浩如烟海。

相比之下,能深入全面解读甘肃的文章则寥寥无几,因为从庞杂的信息中梳理脉络并深入思考是非常困难的,但不加思考的惯性思维以及制作不加思考罗列信息的指南却很容易。

大众眼中的甘肃,一个偏远荒凉的拉面省就这样形成了。

(马保子拉面场景重现,摄影师@Wangdu88/123RF)

而在星球研究所看来,甘肃是中国最多元最包罗万象的省份,各种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水火不融的动植物都在这里汇集,各种历史、文化、民族、宗教也都在这里交汇、冲突、融合,而且愈多元愈美丽。

这一切都要从甘肃的形成说起:按照地理分区,甘肃可以分成四个区域,这每一区域的形成都源自地理与历史共同织就的史诗。

公元前1960年前后,周人的先祖不窋(bù zhú)因夏朝朝政混乱“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他率领周部落避开混乱的中原,来到当时被视为戎狄之地的甘肃庆阳耕织繁衍。甘肃的第1个地理区域: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出场了。

(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这片黄土高原包含了今天的兰州、定西、庆阳等诸多地方,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兰州皋兰县航拍,摄影师@凝固之眼)

道路只能在山脊上蜿蜒前行,

(定西鲁家沟地貌与公路,摄影师@王宏宾)

黄河也从这里穿过逶迤东去,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黄河刘家峡,摄影师@仇梦晗)

虽然地表上千沟万壑,顶部却是或大或小的平地,加上平均厚达50-80米的易耕种黄土,这里很早就成了“沃野弥望”的良田。从空中俯瞰,蜿蜒连绵、层层堆叠。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定西安定区青岚乡,摄影师@王宏宾)

哪怕是一块普通的小山头,也可以打理得井井有条,

(甘肃庆阳西峰,摄影师@陈明)

春天,千树抽枝、百花盛开。红的、黄的、绿的、白的……煞是多彩缤纷。

(平凉市崆峒区西阳乡,摄影师@王雅琴)

夏天,海拔800到2000多米的陇山阻挡了东来的水汽,让这里获得相对较多的降水,黄土高原居然没了“黄土”,全然被浓浓的绿意覆盖。

(平凉市华亭县山寨乡,摄影师@王雅琴)

冬天,大地素妆、白雪皑皑,黄土梯田一圈一圈向山顶聚集,如同大地的指纹。

(兰州皋兰县,摄影师@凝固之眼)

迁移至此的周部落,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正好在黄土之上获得了用武之地,周部落也得以逐步发展壮大。先是从庆阳扩展到陕西岐山,之后又从渭河流域开启了武王伐纣的序幕,最终羽翼丰满的周部落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周朝。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上演边缘征服中心的王朝更替,然而甘肃的机会不止一次。

公元前890年前后,嬴氏部落的首领嬴非子因养马能力出众被周孝王分封到“秦”,专门负责在“秦”给王室养马。当时的“秦”并非陕西,而是位于今天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境内。至此,甘肃的第2个地理区域:陇南山地出场了。

(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它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覆盖陇南市以及天水市、甘南市的部分区域。在这里秦岭由东而来,岷山山脉由南而来,大山交汇、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今天这块并不大的区域里就有3个国家级、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

(官鹅沟瀑布,摄影师@何奕轩)

例如官鹅沟天池,一池清波如镜、两山相对成画浑似人间仙境,

(官鹅沟天池倒影,摄影师@胡卫东)

陇南山地降雨充沛、植被丰富,发育出了诸多河流,美丽的白龙江在甘肃境内流淌了450公里,是陇南的母亲河,

(摄影师@陈海涛)

另一条重要的河流:西汉水曾将一对秦人情侣分隔两岸,相思之情化作千古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摄影师@方向)

当河流冲出大山,在河谷两侧以及山峦的平缓处滋养出茂盛的牧草,秦人在这里可以饲养出良马,良马又可以装备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再加上秦人长期与西戎争战,逐渐形成比中原地区战斗力更强的武装力量。另一方面,陇南山地还盛产食盐,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经济资源,食盐可以为秦国提供极大的财富。

正是依靠陇南山地的哺育,秦人在其后的600余年间,逐渐扩大领地,直至扫灭六合,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秦。

(秦人扩张图,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国家林业局)

秦建立了中华帝国的雏形,而继承秦朝疆域的却一直面临西北强邻匈奴的骚扰。经过几代帝王的韬光养晦,实力渐强的汉帝国开始着手攻灭匈奴。此时汉武帝从俘虏处得知,匈奴在西域有一个不共戴天的敌国:大月氏(dà ròu zhī)。他决定召募勇士前往西域联合大月氏“断匈奴右臂”(以坐北朝南的视角,西域地处匈奴之右)。

公元前139年,张骞应召前往,史称“凿空西域”。

于是甘肃的第3个地理区域:河西走廊出场了。

(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它位于黄河以西,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它的北侧伺机南下,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干旱的柴达木盆地则在南侧寸步不让,再加上祁连山、合黎山、龙首山等南北夹峙,形成这条宽度从数公里到近百公里不等的狭窄走廊。

汉代从中原前往西域,除了这条窄窄的走廊几乎无路可选。

(河西走廊周边3D地形图,制图@Anton Balazh/123RF,星球研究所增加标注)

河西走廊降雨稀少、非常干旱,从空中俯瞰,大地干渴龟裂,如同火焰烧灼,

(张掖丹霞航拍,摄影师@焦潇翔)

幸运的是,走廊南侧便是高大的祁连山脉,

(祁连山脉,拍摄于敦煌到兰州的飞机上,摄影师@姜鸿)

飘浮在云端的雪山与干旱的走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祁连山脉的镜铁山,摄影师@邱建军)

祁连山长达800千米,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祁连山脉肃南段,摄影师@李春)

高大的山体截住了富含水汽的云团,祁连山的东段降雨丰富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肃南县杨树沟,摄影师@李春)

祁连山的北麓还拥有总面积高达2.4万平方公里的祁连山草原,

(张掖肃南县的公路与草原,摄影师@李春)

草场广阔,

(康乐草原,摄影师@曾建军)

野花遍地,

(康乐草原,摄影师@袁博)

世界第一大军马场:山丹军马场便位于此处,它自西汉起就已是规模巨大的军马基地,

(山丹军马场,摄影师@刘忠文)

为争夺这处宝地历史上曾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战败的匈奴被迫放弃祁连山草原,匈奴人的歌中唱道:“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祁连山山谷,还发育出3000多条的冰川,储水量约1320亿立方米,相当于100个北京的密云水库。

(走廊南山素珠链冰川,摄影师@李春)

雪峰巍峨险峻,粒雪积累区宽大辽阔,

(从张掖大都麻穿越祁连山,注意左下方的人,摄影师@李春)

雪原一望无际,目光所及皆是纯净洁白的世界。

(七一冰川,摄影师@李昭青)

冰川融水加上山区降雨,在山谷间汇集成河,形成了流向河西走廊的多个水系,

(冷龙岭西大河,摄影师@刘忠文)

或涓涓细流,

(祁连山,摄影师@林北岸)

或洪水汹汹。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正义峡谷,因洪水及阳光而形成红色之河,摄影师@李春)

其中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弱水三千”,它从祁连山中孕育而生,一路穿越绿洲、戈壁、盐泽、沙漠直到内蒙古额济纳的居延海,所以也被称为额济纳河。

(黑河夕照,摄影师@李春)

党河则是灌溉敦煌平原的唯一河流,没有它就没有敦煌文化的存在。

(党河,冬日冰冻的水面,摄影师@姜鸿)

位于敦煌的渥洼池硬是在沙漠戈壁的边缘营造出一片水乡泽国,

(远处的山是阿尔金山,摄影师@姜鸿)

瓦房城水库,雪山倒映在湖水中变幻出迷人的美丽风光,

(张掖瓦房城水库,摄影师@李春)

西大河水库更是极致,它可以眺望祁连山冷龙岭北麓,雪山、湖水、草原交相辉映。

(摄影师@刘翔)

这些水系流向河西走廊,在干旱的土地上滋养出一连串的绿洲。从下面这张Google卫星图上可以看出,祁连山北麓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正是建立在一个个绿洲之上。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地图源自@Google)

一连串绿洲的存在,让张骞以及后来者可以沿着绿洲进入西域,汉武帝也正是在这些绿洲中设置了河西四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绿洲也为这些郡县提供了农耕文明的生存基础。在南北两侧游牧民族的长期夹击下,河西四郡长期被中原王朝牢牢控制,与这一点关联十分密切。

打通了河西走廊,中原王朝不再蜷缩一隅,开始与广阔的外部世界密切交流,这种交流在唐代达到了顶峰,也带动了河西走廊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凉州(武威)一跃成为河西最大的城市整个河西地区的存粮甚至占到全国的1/3,富甲全国。

(河西区域的永泰古城,为明代遗存,摄影师@梦之境)

一个开放的大国,创造了绚烂的文明,这时的河西走廊不是边关而是通衢,不是荒芜之地,而是帝国的雄心壮志。

又过了数百年,时间到了元朝建立的前夜,窝阔台次子阔端从三面兵临吐蕃。公元1247年,阔端邀请西藏活佛萨迦·班智达来到凉州,经过会谈双方约定吐蕃归附蒙古,作为交换,阔端皈依藏传佛教,此后藏传佛教得以走出青藏高原,开始向蒙古高原乃至全国扩张,这次会盟被称为“凉州会盟”。

这时,甘肃的第4个地理区域甘南高原出场了。

(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甘南高原属于青藏高原的边缘,汉唐时只有一部分成为中原王朝的郡县,直到元朝才被整体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甘南临潭县冶力关,摄影师@仇梦晗)

岷山、西倾山、积石山三条山脉贯穿甘南高原全境,使得这里山地众多,且山形独特。甘南的舟曲、迭部山高峡深、气候温润、森林密布,

(迭部扎尕那附近山峰,摄影师@李春)

山下隐藏着多个鲜为人知的小村落,例如扎尕那,

(摄影师@胡卫东)

它时常云雾缭绕,宛如世外桃源,

(摄影师@吕威)

甘南的碌曲、玛曲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气候高寒、草原广阔,玛曲意为“黄河”,草原上的河曲曲折缠绕、留连忘返。

(玛曲县阿万仓乡,摄影师@左雪兰)

其后,元朝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之名建立,甘肃行省甘南则在清代正式划入甘肃。至此,黄土高原、陇南山地、河西走廊、甘南高原四大区域构成的甘肃主体基本成形。

此外,如果我们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甘肃,那么它在中国的独特性将一目了然。这种独特性就在于,博大的中国里面有着非常多的不同点,这些不同点都在甘肃交汇、碰撞、融合,甘肃已经完全不是偏远的西部省份,而是一颗通达四方的“中国之心”。例如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划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都在甘肃交汇;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图,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四大温度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也在甘肃交汇;

五大植被区划仍是在甘肃交汇。

(中国植被区划,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依据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地图集》,底图源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从金色的胡杨林,

(金塔县金波湖,摄影师@姜鸿)

到绿色的冷杉云杉,

(康乐草原的针叶林,摄影师@仇梦晗)

以及低矮的戈壁草丛,

(玉门关外的戈壁滩,摄影师@袁博)

还有四大动物区划同样在甘肃交汇。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划分方法依据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就连国宝大熊猫也在“干旱荒凉”的甘肃找到栖息的乐土,它们分布在甘肃的7个自然保护区,包括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尖山大熊猫保护区等。

(图片源自@甘肃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

各种自然区划的交汇让极其丰富的地貌在甘肃融合共存,

(甘肃主要地貌分布图,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Google)

从单调的敦煌雅丹,

(敦煌雅丹,摄影师@在远方的阿伦)

到绚烂的张掖丹霞,

(摄影师@仇梦晗)

从高山,

(肃南洪水坝,摄影师@李春)

到峡谷,

(马营河大峡谷,摄影师@曾建军)

从草原,

(康乐草原,摄影师@李春)

到沙漠,

(敦煌鸣沙山脉,摄影师@姜鸿)

丰富的地理环境连接四方的通道,也让甘肃成为一个民族大走廊。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风俗的多个民族都在甘肃的土地上融合共存。

(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各放异彩,因为没有一个优势宗教,也让各门各派都获得了相对宽松的环境。这里既有道教第一圣地崆峒山,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摄影师@王雅琴)

也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

(摄影师@澍先生)

还有遍布甘肃各地的佛教石窟,如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甘肃独占其二,一块密密麻麻的山体上居然聚集了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也许正是这么多的神灵和人类一起,创造了多元的甘肃。

(麦积山石窟,摄影师@澍先生)

然而,从宋代开始中原王朝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航海技术也在此时飞速进步,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丝绸之路海路与陆路图,制图@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Michael Schmeling)

到了明代,朝廷在包括甘肃的广大北方建造起“豪华版”长城,其人力财力耗费之大远超汉唐。然而越是强大的长城,越是在极力证明国家的衰弱,甘肃已经不再是通衢,而是肃杀的边关,中央之国也已经日薄西山。

(嘉峪关关城,摄影师@邱建军)

甘肃逐渐远离了开放的大舞台,曾经在开放时代富甲全国的甘肃陷入落后、贫穷,直到近现代,欧洲人从海上袭来,中国的海洋文明重新开启,甘肃这个内陆省份则完全与此无缘,其人均GDP连续多年在全国垫底。

甘肃的未来在哪里呢?我想正是一带一路的大机遇,因为历史已经证明:

愈向西愈美丽

愈开放愈美丽

愈多元愈美丽

(嘉峪关关城,摄影师@邱建军)

... The End ...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风光

文 | 星球研究所

相关内容

金融科技的未来引擎,蚂蚁国...
撰文:深潮 TechFlow 2025 年以来,数字资产领域迎来...
2025-07-05 00:37:38
贝好家C2M模式助力,滨江...
2025年6月,贝好家杭州首个C2M模式项目沐兰台开盘,单月劲销1...
2025-07-05 00:36:37
两家基金公司官宣自购!
2025年下半场拉开序幕,在短短4天内,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
2025-07-05 00:36:22
原创 ...
龙袍是古代皇帝独有的服饰,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分龙袍和蟒袍,龙袍是皇帝...
2025-07-05 00:33:49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紫禁城迎来了一位客人,当时的大明皇帝...
2025-07-05 00:33:47
原创 ...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在于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2025-07-05 00:33:34
原创 ...
清朝时候,紫禁城西边有个地方叫“紫光阁”,那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国使节...
2025-07-05 00:33:30
原创 ...
明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努...
2025-07-05 00:33:21
原创 ...
洪武十一年(1378年)时,天下已经基本稳定,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
2025-07-05 00:33:09

热门资讯

原创 6... 在社交平台上,杨可伊——吕良伟的妻子,最近更新了她的动态,分享了一组与甄子丹、汪诗诗等好友在意大利西...
北疆大环线12日游:伊犁+喀纳... 北疆大环线12日游:伊犁+喀纳斯+禾木+阿勒泰全囊括 北疆的辽阔与壮美,在这条12日环线中徐徐展开。...
廉价航空旅行噩梦:3小时的航程... 欧洲瑞安航空一架从意大利贝加莫飞往摩洛哥马拉喀什的波音FR3402航班,原计划3小时25分钟的旅程却...
原创 重... 在重庆,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换种锅底再来一顿。这座被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山城,...
阿克塞海子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西北的广袤大地上, 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阿克塞海子草原。 它是镶嵌在 甘肃酒泉的一颗璀...
上海浦东机场能躺平睡了!13台... 上海浦东机场T2航站楼有睡眠舱了。 7月4日,有媒体从睡眠舱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在浦东机场T2...
共赴一场精彩无限的“夏日之约”... 作为促进暑期入境消费、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吸引力的一项重要举措,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
腾越长安—把家安在19℃的春天... 腾越长安——把家安在19℃的春天里 ——腾冲市文化旅游招商宣传推介会在西安举办 7月4日,腾冲市在...
丽江一导游称遭游客殴打,警方已... 7月3日晚,“关于丽江导游唐某某遭遇游客暴力事件的呼吁书”在网络平台发布。 根据呼吁书的描述,云南...
原创 张... 自古风华绝代,时光荏苒,岁月如流,如今这夏日的燥热将各种流行元素的轮廓一一勾勒出来。若要说其中最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