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无法挽回!35万亿美债响彻全球,拜登绞尽脑汁,又采取了新招数?
创始人
2024-10-27 17:34:35
0

据环球网报道,美联储不久前发布报告,其亏损已然冲破2000亿美元的大关。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向财政部上缴的收益达到了 -2012亿美元。不过,美联储的官员着重指出,这一指标并不会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

该亏损是由美联储在本轮加息周期中向各金融机构支付利息所导致的。为使短期利率维持在目标水平,美联储必须向银行和货币基金支付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保证金的补偿费用。这种利率管理的成本已经超出了美联储持有债券所获取的利息收入。

于是,美联储于上月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使得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75% - 5.00%,从而开启了众人期待已久的降息周期。此次大幅度降息让不少人颇感意外,部分批评者指出,决策人员不应降息50个基点,而应选择更小的降息幅度。之后的数据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比预期的要强。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在11月的利率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

近期,多位美联储的高官集中表态,对放缓加息步伐表示支持。

北青网报道,不久之前,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称,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进行适度降息或许是适宜的。

卡什卡利于周一参加了阿根廷央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的一场会议。在演讲期间,他称:“就当前状况而言,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进一步适度降低政策利率似乎是恰当的,如此方可达成我们的双重使命。”

按照美国国会的要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要着重于两大任务:一方面要达成充分就业,另一方面要维持价格稳定,这也就是所谓的双重使命。

此外,堪萨斯联储的施密德称,由于美联储最终应将利率降至何种水平存在不确定性,他倾向于放慢降息速度,以便让美联储寻得一个中性水平,也就是政策既不会拖累经济,也不会刺激经济的水平。这表明,他觉得9月份宣布降息50个基点的做法过于激进了。既然要放缓降息,那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11月,更倾向于降息25个基点或者不降息。

此外,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洛根近期也指出,鉴于美国经济环境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美联储在降息一事上应持谨慎态度,其支持采用“渐进式”降息的方式。

施密德、卡什卡利的意思与之相同。

降息消息一经公布,美债收益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上升情况,与此同时,美元汇率也强劲反弹。这种情况显然让美联储的期望落空,市场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其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忧虑,也表达出对美联储政策有效性的质疑。

美联储长期维持高利率,目的在于吸引他国资金赴美投资。任何国家对资金的需求都是多多益善的。许多国家为防止本国资金外流,或者维持自身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只得提高本国货币的利率,这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中国在2024年8月减持了19亿美元美国国债,根据美国财政部该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减持后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数额降至7746亿美元。

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的第二大债主,自2022年4月开始,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便一直处于1万亿美元之下,并且整体上呈现出减持的态势。在2024年1月,中国减持了18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由此开启了连续三个月的减持,2月减持227亿美元,3月减持76亿美元。不过到了4月,中国增持了3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是2024年的首次加仓。5月时,中国又减持了24亿美元美债,这是在4月首次加仓之后再次进行减持。6月,中国增持119亿美元美债,这是该年度增持幅度最大的一次。到了7月,中国减持了3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美国一贯行事颇为“霸道”,且本身正受债务问题困扰。如此一来,美国的处境便略显艰难了。

近日,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举办活动。在活动期间,美国财政部长开始发表一些令人觉得“阴阳怪气”的言论。有记者指出,拜登在对华关税政策方面,不但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政策,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扩大。对于这一情况,耶伦表示这种做法“并不无妥”,随后便开启了对中国的“攻击”模式。

她宣称当下的状况是由于“中国没有解决美国的担忧”所致。联系美国近期的美债数据来看,许多人认为这是美国在对中国减持美债的事情表达不满。

新华社报道,美国财政部网站于7月2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规模已经突破35万亿美元。

国债与GDP的比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2023年美国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121%。

美国彼得·彼得森基金会测算表明,若把3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分摊至美国民众身上,那么平均每人负债将近10.4万美元。

诸多国家在7月减持了大量美国国债。这一举措表明各国开始重视外汇储备多元化这一问题。虽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元仍会占据国际货币的地位,但是其走向衰落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近期,美国财政官员多次访华,在这两次访问期间均提到全球性金融风险这一问题,还强调两国要合作应对。不过,美国是引发全球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源头,它应该清楚,只是空谈合作没有任何意义,而必须依据自身的实力和地位,采取更多且更有效的行动才行。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崛起堪称最富戏剧性的逆袭剧本。这位出身沛...
2025-09-12 01:04:09
原创 ...
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内一片火光...
2025-09-12 01:03:30
“公司楼下惊现古墓”,熟悉...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堡广场施工区域发现古墓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市民...
2025-09-12 01:03:19
艾芬达:上市首日跌4.36...
【艾芬达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投资者炒新风险大】9月11日,三大指数集...
2025-09-12 01:03:06
苏联国营企业蜕变为官僚垄断...
1975年6月6日《人民日报》英雄的人民 光辉的节日 学习马克...
2025-09-12 01:02:56
原创 ...
大明王朝在崇祯即位之时,已经走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境地。这个时候,急...
2025-09-12 01:02:45
原创 ...
蜀汉的灭亡 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不久便去世,随即诸葛亮接管了政...
2025-09-12 01:02:24
原创 ...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位极具治国才华的帝王。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盛世局面,...
2025-09-12 01:02:22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一位武将,虽然在民间的声誉被大幅度高估,甚至被冠上...
2025-09-12 01:02:09

热门资讯

艾芬达:上市首日跌4.36%,... 【艾芬达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投资者炒新风险大】9月11日,三大指数集体大涨,但艾芬达上市首日却高开低走...
107家券商分类评价结果即将出...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9月11日讯(记者 林坚)2025年券商分类评价结果即将出炉。据记者了解,今年券...
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2025年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
94岁富豪终结继承战!邓文迪女... 文丨金融八卦女 乌彦祖假正经 94岁的传媒大亨重新建立了一份家族信托协议,大儿子拉克伦和邓文迪的两...
云知声: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H股... 来源:观点地产网 观点网讯:9月10日,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发布内幕消息...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门店使用预...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天元)9月11日,针对罗永浩吐槽西贝为预制菜一事,“按照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
分销商城系统哪一家做的比较成熟... 实测4家分销商城系统!谁成熟、谁裂变玩法强,一文说透 之前帮朋友做分销商城,踩过不少坑——有的系统看...
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发布,... 截至2025年9月11日 13:10,中证软件服务指数强势上涨3.40%,成分股指南针上涨8.50%...
2025年初人工智能格局报告:... 2025年初,全球人工智能生态在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发生根本性范式转变,技术革新正重塑经济与地缘格局...
原创 新...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国民营养需求精细化升级的浪潮下,羊乳制品以其“天然小分子、易吸收、低致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