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天成将登陆创业板: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46.31%,向红外产业链上游拓展
创始人
2024-08-09 17:22:56
0

近日,国科天成披露招股意向书,预计在近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家在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正即将迈入资本市场的新阶段。

国科天成在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突破,不仅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书等多项军工资质,还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红外产品与服务。

近年来,国科天成的业绩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市场细分需求,推出了非制冷红外产品系列等新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市场应用边界。

此次IPO,国科天成向社会公众发行不超过 44,856,477 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 25%,预计募集资金5亿元。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投资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46.31%

国科天成的两位实际控制人罗珏典和吴明星,最初是通过“联想之星CEO特训班”结缘。罗珏典曾在天津联想之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经理,而吴明星则入选了该特训班,两人在此期间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2014年1月,罗珏典和吴明星作为创始股东,共同设立了国科天成的前身——天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其中,罗珏典出资40万元,吴明星出资30万元,另有一位股东刘怀英出资30万元(但实际持有人为吴明星)。

2021年1月,天成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增至9750万元。随后,公司又进行了三轮增资,将股本增长至1.35亿元。

国科天成自2022年6月10日起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申请获受理,经过一年多的等待,终于在2024年5月30日获得证监会同意,并于同年6月3日发布公告称深交所同意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国科天成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近年来,公司业绩实现了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据招股书显示,国科天成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营业收入实现了连续增长。具体来看,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28亿元,2022年增长至5.3亿元,而到了2023年更是达到了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6.31%。

与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相对应,国科天成的净利润也实现了稳步增长。2021年至2023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约为7461.8万元、9749.52万元和1.27亿元,净利润率持续提升。

最新半年报显示,国科天成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38.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 5,452.23 万元,同比增长 35.55%。

从业务结构来看,国科天成的光电业务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光电业务位于产业链中游,主要为民用整机制造商提供红外产品及研制服务。

2023年,其主营业务收入按类型可分为光电业务(6.1亿元,占比87.46%)、遥感业务(0.25亿元,占比3.61%)、信息系统业务(0.28亿元,占比4.08%)和导航业务(0.34亿元,占比4.85%)四部分。

报告期内,公司光电业务收入占比保持在85%以上,光电业务以红外产品为核心,涵盖高性能红外热像仪整机、机芯、电路模块等红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公司还向客户销售零部件、提供研制服务和精密光学产品。

报告期内,国科天成制冷型机芯及整机占各期红外产品业务收入之比分别为73.17%、79.33%和87.51%。

值得注意的是,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技术,在军事、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红外热成像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已成为边防及要地侦查监测设备、光电吊舱、卫星光学载荷等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民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户外狩猎、户外观测、消防救援等场景。

向红外产业链上游拓展

目前,国内红外热成像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格局。

除少数国有军工集团及中科院下属单位外,国内规模较大的红外厂商主要包括高德红外、睿创微纳、久之洋、大立科技和富吉瑞等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在技术实力、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竞争力。

作为红外热成像领域的新兴企业,国科天成也凭借其在产业链中游的精准定位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已逐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制冷型红外产品领域,公司凭借性能和差异化优势获得下游客户广泛认可,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国科天成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研发出T2SL制冷探测器与非制冷探测器,并开始购置设备用于自建量产线,逐步向红外产业链上游拓展。

其中,在制冷红外领域,公司经长期布局和人才引进,已于2023年成功研制出T2SL制冷型探测器并开始自建产线。T2SL探测器是目前红外行业最前沿的探测器技术之一,公司作为国内极少掌握该项技术的红外企业之一。

在非制冷红外领域,由于国内非制冷红外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且下游领域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公司已于2023年研制出一款高性价比的非制冷型探测器。

在精密光学领域,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为子公司天桴光电投资建设了一条精密光学加工线,具备了镜片精密加工能力并设计开发了多款镜头产品。

研发方面,公司已建立了高效的梯队式研发团队,根据《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9号》规定的研发人员认定标准,公司截至2023年底共有研发人员46名,占员工总数的25.14%,并建立了以红外图像处理技术、成像电路设计技术、可见光与红外线共光路技术、红外探测器技术和精密光学加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国科天成近年来持续加大投入。2021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064.73万元、2911.10万元和4972.58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30%、5.50%和7.09%。

在红外热成像等核心技术领域,公司成功研制出T2SL制冷型探测器和非制冷型探测器,并开始购置设备用于自建量产线。这些技术突破为公司产品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研发攻关之外,公司的商业版图也在不断扩展,在与老客户保持稳定业务关系的同时,新增客户数量和收入贡献持续增长。

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内容

仓山戏曲专场唱响家国情怀
27日,“共赴明月之约,同贺祖国华章”仓山区闽剧协会2025年庆国...
2025-09-28 09:06:08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句话常被提及:“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这句话深...
2025-09-28 09:05:31
安徽黄山旅游2天需要花多少...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2025-09-28 09:05:26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秦朝后,...
2025-09-28 09:05:21
重新发现侨乡!高校师生四载...
日前,为期半个月的第四届“澄海华侨与侨乡社会调查”研学营落下帷幕。...
2025-09-28 09:05:13
立体呈现广东开放多元的文化...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媛媛)8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
2025-09-28 09:05:06
原创 ...
战争的存在意味着必然的伤亡,而每一次胜利背后则都隐含着无数鲜血与牺...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也是明朝的开国之君,被誉为开创了...
2025-09-28 09:04:59
原创 ...
刘备可谓三国历史中眼光最为独到的人之一。虽然他出身贫寒,早年生活拮...
2025-09-28 09:04:53

热门资讯

易纲:商业可持续是发展普惠金融...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9月25日,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在2025中国普...
原创 二... 网上有些人坚定认为“豪宅还是豪宅,地段还是地段”,并提出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的一线豪宅绝对不...
石破茂“谢幕外交”为什么选韩国... 据央视新闻消息,韩国总统府26日宣布,日本首相石破茂将于9月30日至10月1日访问韩国,韩国总统李在...
楼市大动作!北京、上海、深圳,... 市场政策放宽了,人们的购房意愿却下降了,这一轮楼市大动作背后是一场心理博弈。 而且,和过去“政策...
文玩厂商文玩店创新思维:熟IP... 一、文化消费的范式革命:从“物”到“魂”的跨越 当数字技术重构商业逻辑,Z世代正以“情感共鸣”为标尺...
2025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发布... 9月19日,北京工商联发布“北京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建龙集团以2464亿元营业收入位列2024...
美的穿越周期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六... 本文共6163字,阅读约15分钟 2023年8月2日揭晓的财富世界500强,美的排名第278位,在中...
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反应中实现近1...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催化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催化反应中实现近100%的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使得贵金...
原创 罗... 最近,罗永浩、于谦、鲁豫等名人的长视频对话内容在多个平台频繁出现。这类时长往往超过一小时的视频形式,...
每周股票复盘:中微公司(688... 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中微公司(688012)报收于290.0元,较上周的254.0元上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