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日,21岁的中国选手郑钦文创造了惊人的胜利,击败现世界第一,五届大满贯得主、四届法网冠军的斯瓦泰克,成功晋级决赛。随后8月3日的奥网女单决赛中,郑钦文又直下两盘击败克罗地亚选手多娜·维基奇夺得金牌。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超越了2008年李娜的第四名。要知道,仅仅三年前,郑钦文还是世界排名第108的新人,如今已跻身世界前十,无疑是历史性的成就。随着郑钦文夺冠后的热度飙升,让我们不不得不思考:网球运动的商业价值到底有多大?郑钦文的商业价值会超越谷爱凌吗?这个冠军究竟能为她带来多少实际收益?
一、预计郑钦文奥运过后,身价会暴涨,进入到亿元俱乐部
毋庸置疑,这次巴黎奥运会之后,郑钦文大概率会成为中国运动商业价值第一人。据不完全统计,郑钦文目前手中就握有至少10个品牌赞助,包括耐克、蚂蚁集团、劳力士、威尔胜、斯维诗、麦当劳、伊利、佳得乐、霸王茶姬、兰蔻等。这些品牌的选择不仅是对郑钦文个人实力的认可,也是对她商业价值的肯定。
- 郑钦文第一次打进澳网决赛时也仅21岁,真的一步一个脚印在提升世界排名。那次澳网拿了亚军,奖金有700万人民币,加上代言一堆,去年就吸金5000万人民币。2023年全球商业价值排名前十女运动员,只有谷爱凌一人是滑雪,为什么是谷爱凌,懂都懂!
不过,其余9位全部是网球运动员,基本都是大满贯球员,他们靠奖金收入,外加代言,真是赚的盆满钵满的。网球就是有如此高的商业价值,别的项目比不了。那么,随着郑钦文在奥运会上夺冠,她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预计会吸引更多国际一线品牌的关注,这些新增的赞助合同将进一步增加她的赞助收入,很多会长期续约。
- 根据《福布斯》杂志每一年的统计,李娜那些年的赞助收入超过5800万美元,这也意味着在15年的职业生涯中,这位中国网坛一姐累计收入超过4.5亿元。这个数字也令李娜成为中国体坛收入仅次于姚明的运动员,后者9年NBA+广告总收入或达20亿元人民币。
当年,李娜的商业价值吸引了众多国际一线品牌的关注,她曾手握多个代言合同,包括泰康人寿、奔驰、伊利、耐克、劳力士等。这些代言合同不仅提升了她的个人品牌形象,也为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李娜的职业生涯总奖金达到了1670.9万美元,这个数字位列WTA历史奖金榜的第14位,主要也是和李娜在网球赛场上的成绩相关。
对于郑钦文,我相信她将来的奖金只高不低。她太年轻了,机会很多,李娜第一次夺得大满贯,打进大满贯决赛的时候比郑钦文大七八岁。如果郑钦文后面有突破的话,一个温网冠军有345万美金的奖金,也就是2486万人民币;而这样的大满贯一年有四个!
- 一个WTA1000,级别等于男子网球大师赛的冠军奖金也有100万美金左右,也就是700万人民币,而这样的比赛一年有9战,包括北京的中国网球公开赛,网球是世界主流比赛当中唯一的一个男女平权的运动,奖金完全相等!费德勒大家都知道,网球天王,退休在家,去年还赚了9000万美金,都是代言!
二、为什么网球项目女子运动员会一反常态有如此高的商业价值?
在阐述和论证之前,我先用数字给大家来点冲击——如果一个曾经世界排名第一的女子运动员,在站到万众瞩目的巅峰时奥运会爆冷一轮游,之后因为伤病和抑郁症成绩一落千丈,还退役生娃了,生娃之后匆匆复出,那么这一年她能拿到多少收入?
- 可能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奥运会拉了坨大的,这不得陷入严重争议,还过气没成绩,退役过一段时间,debuff都快叠满了,这能有什么商业价值?但事实是,她在那一年还是往兜里添了1500万美元。有人可能猜到我在说谁了,没错,她就是上一代的女子网球顶流,上一个冲击亚洲首枚奥运会网球单打项目金牌的选手,东京奥运主火炬手,大坂直美。
要问到网球的商业价值,下面这张Sportspro发布的2022年运动员商业价值排行榜top20中可见一斑。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得看到两点:
相信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中国冲击奥运金牌的策略是“小巧难女少”,尽可能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冲击更多的奥运金牌。这是受限于当初中国发展水平和民众对于奥运会胜利的强烈渴望作出的无奈举措。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有了基础打底,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尽管在三大球等团体项目上由于其需要更广阔的群众基础建设而仍然吃瘪,但在个人项目,比如游泳、滑雪等项目上,我国已经开始取得突破,而今天的郑钦文,就是在个人项目最大的一块金矿书写了历史。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件事:为什么网球项目女子运动员会一反常态有如此高的商业价值?
在世界上所有运动中,网球是最性别平等的体育项目,比如今年澳网的男单冠军和女单冠军,他们的奖金都是315万澳元。这在其他项目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现象。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总奖金高达5.8亿美元,而2015年加拿大女足世界杯的总奖金只有1390万美元,连零头都比不上。
- 1973年,美网最先实行“男女同酬”,随后2001年澳网也正式接受此奖金分配方案。就连相对古老顽固的温网和法网,也在2007年起给予男女选手相同的奖金报酬。目前,网球四大满贯的赛事奖金都做到了男女平等,不仅冠亚军的奖金一样多,甚至每个轮次的奖金都相同。但赛事的同工同酬,并不会自然而然的造就商业价值的同工同酬,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关注度作为基础。
事实上很多男性网球运动员甚至赛事组织方就对此表达过不满,众所周知在大满贯赛事里,男子球员实行的是五盘三胜制的比赛,女子球员实行的是三盘两胜的比赛,在出力方面显然两者是不同的,“同酬不同工”。前印第安韦尔斯公开赛赛事执行长Raymond Moore就曾经在2015年说女生都是靠男生才有人看,并说她们应该要每晚跪下来,感谢上天创造费德勒和纳达尔两人,因为他们让网球运动更受人欢迎,而她们这些选手也因此受惠。当然这位先生隔年就辞职了,不过拿政治正确压人不是我们该干的事,终究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 据美国统计,美国网球公开赛在美国的收视数据上,女子网球是高于男子网球的。也许有人会抱有一些龌龊的想法,认为观众是喜欢看短裙漂亮妹子打球,但至少这点在小威廉姆斯和大坂直美身上应该不太成立吧?无论是何原因,女子网球明星的受关注度一直非常高。过去20年,女网选手的名气一直不低于男网选手,甚至可以拥有更多的粉丝和曝光量,比如辛吉斯、小威廉姆斯、莎拉波娃,她们的名气丝毫不亚于同时期的桑普拉斯、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即便是一些成绩一般的女子选手,只是因为面容姣好也能成为广告商的宠儿,比如库尔尼科娃、布沙尔,也都可以有一票忠实的拥趸。
那么,谷爱凌这几年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引来了争议,这样的商业价值是否应该赋予一个在冷门项目打拼的雇佣兵属性运动员呢?我相信今年这样的争议会暂时被人们放在一边了,因为谷爱凌不再是女子运动员里唯一的焦点了。只要郑钦文能保持状态,我认为她必将取代,不,是超越谷爱凌的位置。
最后的话:未来无法预测,过去不可改变,当下正好追梦!
总之,随着奖金拿到手软,郑钦文未来能赚多少钱,真的不好估量,加上郑这个无敌的气质,这得迷疯多少粉丝。据说为了培养郑钦文,家里连老家的房子都卖了,前前后花了将近2000万,不过现在来看一切都值得了。郑钦文的父亲郑建坪十几年来全力支持女儿才有了这样的回报,可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半生就这样满意的笑就行了,有些人真是活该他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