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刊文说,一名美国企业高管透露说,白宫向他证实,中国没有打来电话。这名高管表示,显然美国政府大大高估了关税对中国施加的影响力。从一开始就很明显,特朗普政府大大高估了关税给他们带来的对华影响力。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打,中方也将奉陪到底。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美国部分超市面临断货(资料图)
美国前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27日表示,美国消费者将在几周后开始感受到关税政策带来的痛苦效应,预计小企业和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体受关税冲击尤其严重。科恩当天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面向全国》电视节目中说,进口商品的分销周期约为8周,这意味着美国政府4月2日宣布的所谓“对等关税”的实际影响将在5月底开始显现。他表示,小企业所受冲击尤其严重,以玩具店为例,一些店铺要么选择不订货,要么干脆关门。
4月23日,美国纽约州、加州等13个州集体向联邦法院提交诉状,指控特朗普政府滥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的行为“违宪”。这些州总人口占全美35%,GDP贡献超三成,他们的集体反水直接撕开了美国政治裂痕。纽约州长霍楚尔痛批:“145%的关税让每个家庭年支出多掏5000美元,超市货架上的中国货越来越少,连宠物玩具都涨了96%”。亚利桑那州算账:中国是该州第二大贸易伙伴,每年30亿美元生意被关税拦腰斩断,当地芯片厂连包装盒都买不起了。
特朗普(资料图)
随着公众对其经济议程的担忧加剧,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7日表示,他的全面关税措施将有助于他降低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人群的所得税。此前,特朗普曾声称关税收入可以取代所得税,但经济学家对此表示质疑。“当关税削减时,许多人的所得税将大幅减少,甚至可能完全取消。重点将放在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人群身上,”特朗普在其“真相社交网络”上表示。
“五角大楼的平衡可能发生变化。”英国《经济学人》报道称,对华鹰派在政府中的影响力正在减弱,最明显的迹象之一就是6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4月3日被解职或调职,其中不乏多位对华鹰派人物。4月8日,科尔比担任五角大楼重要职位的提名被确认。报道称,这位曾经“主张优先考虑中国事务的倡导者”如今的表态听起来更像一位希望关注本土、避免未来冲突的“克制者”,他明确表示台湾问题并非美国核心利益,寻求与中国“平衡权力,避免冲突”。
关税战开始19天后,中美关系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坚决反制、国际社会的实际反应以及美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压力,都迫使特朗普政府重新评估其对华政策。白宫内部鹰派的失势,可能预示着美国对华政策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调整,从极限施压转向更加务实的方向。然而,这种转变是否会真正发生,以及转变的程度和速度如何,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不过,随着关税战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被迫重新思考其对华战略。
美国白宫(资料图)
特朗普的关税闹剧,最终让美国沦为“全球最大输家”:对内,通胀高企、民生凋敝、企业信心崩盘;对外,盟友离心、信誉破产、霸权摇摇欲坠。就连白宫内部也分裂成“甩锅大战”——财长贝森特吹嘘“75国求谈判”,而前财长萨默斯痛批“衰退概率50%”。此外,昔日的盟友马斯克也与特朗普反目。如果特朗普失去了美国财团的支持,后续的执政将举步维艰。特朗普的“关税变脸秀”尚未落幕,但市场早已看透:这位“交易艺术家”的终极目标,或许只是为连任剧本增添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