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消费了?
创始人
2025-11-24 10:44:35
0

不管是过度消费还是不消费,都不是好现象。

时间回到五年之前,我记得2019年更早的时候,网上大多数人讨论的还是年轻人为什么老是“月光族”问题,很多人认为年轻人月光族过度消费甚至是透支消费的习惯不好,需要改正。

当时流传最广的段子,还是年轻人借贷买奢侈品,或者用工资分期付款买苹果手机、大牌护肤品等等。

导致那个时期年轻人养成那样的消费习惯,我想背后还是他们对未来有一个更乐观的预期;即很多人都认为,别看我现在花钱厉害,但我未来赚钱会更厉害。

这是很多年轻人当时的想法。

但今天,这样的段子在网上几乎消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变成了各种教年轻人省钱的妙招。

流行文化的变化本身,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过去,以及新时代的到来。

从崇尚消费到认为消费是陷阱,今天这一代年轻人经历了怎样的观念变化?

先看数据。

今年的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传统消费领域增长乏力,另一方面情绪消费领域却逆势上涨。

首先就是快时尚品牌销售额增长15%,但轻奢品牌却出现了5%的负增长;保时捷在华销量更是同比暴跌28%,奔驰7月销量更是创下五年新低。

具体到饮食上,降级则更明显。以北京为例,北京CBD区域20元以下的外卖订单占比从两年前的不足一半飙升至67%,上海白领午餐消费中选择20元以下区间的占比也接近70%。

借用美团本地CEO王莆中所说的,目前国内线下堂食客单价已经接近回到十年前也就是2015年的水平。

2015年是什么概念?

十年前的水电人工,那都是两个维度的成本;而现在价格反而回到了十年前,消费的极致低价,已经让不少行业举步维艰。

还有一个数据也可以说明这一点。那就是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人均每日消费只有113.9元,同比出现了13%的下滑,这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95.9%。

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毕竟很多上班族常年加班,好不容易遇到长假,出去玩的需求还客观存在,但至于花多少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也并非所有消费都在下滑,唯一逆势增长的,就是情绪消费了。首先就是旅行消费,南极、冰岛等小众目的地搜索量增加,音乐节、演唱会门票支出占比也达到月收入的15%,我认识的人中,就不乏经常去看演唱会的,一张票动辄上千元,但她们仍然愿意为此付费。

另外盲盒类的消费这两年增长也非常火热,泡泡玛特更是成为其中的翘楚,可以说精准抓住了年轻人心目中的情绪缺口。

除此之外,健康和悦己方面的消费也在上涨,助眠保健品和新中式养生品类的产品,都有所增长。

但我们还是要明白,增长是小范围内的,而降级则是大范围的趋势。

年轻人为什么不消费呢?

首要原因肯定是收入的影响。

今天和过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了房子,其实就是收入,或者说工作。在其他支出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收入的变化,才能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变得更不愿消费。

以我自己为例,过去我每周都会和朋友聚餐吃饭,然后去小酒馆坐坐,还有的时候会选择和朋友去唱歌或者去茶楼,也会点咖啡来喝,算是消费频次比较高的。

但今年,我所有的消费习惯都没了,我变成了“非必要,不消费”的人,一周一聚餐也变成了“非必要,不聚餐”。

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你可以说我观念变了,或者认知变了,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收入变了。收入的减少自然而然会导致恐慌、焦虑和对未来的担忧,而这个时候,我们下意识的选择就是减少消费,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而类似我这种情况的,还不少。

我有一个朋友是做上门家教的,以前随便点一份外卖,就是几十元,完全不带眨眼的;每年也会选择去外面玩旅游,但今年开始,没有出过一次远门,点的外卖也从几十元,直接变成了十几元。

影响她消费习惯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收入减少带来的焦虑和担忧。

今天很多人的收入都实打实的带有更多不确定性;这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上的变动,更多还有时代的因素。例如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者,目前我国灵活就业者已经突破了2个亿,而我国总劳动力也不过7亿多人。

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人都是过着不确定性的生活,今天有收入,并不意味着明天还有收入,这就导致人们对消费愈发谨慎。

另外收入的减少,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收入为什么会减少?拿内卷这件事来说,因为商品太多企业去库存降价,企业利润减少,员工的收入就会减少。

另外消费疲软也会导致人们的收入减少,毕竟,一个人的消费,其实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从更本质的角度来看,不愿意消费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行为,但如果越来越多人都这么选择,那么就会造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因为消费不足倒逼企业降价,企业降价又引发内卷导致收入下滑,收入少了又进一步强化了消费疲软。

要想打破这个僵局,我认为还是需要非常强有力的一剂“强心针”。什么是“强心针”?发大规模的消费券、现金,或者从源头上减少生产,让供需相对平衡,这些都算得上强心针。

眼下最根本的一件事,其实就是要让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那是结果,只要消费上来了,物价就会上涨。

所以,眼下年轻人不消费,其实是缺乏确定性和收入风险增高的结果。而要想提高消费,除了刺激之外,我们恐怕还需要从消费的根源,也就是收入着手。

end.

相关内容

提提库又赢了!2025 L...
北京时间11月24日,吉诺·提提库(Jeeno Thitikul)...
2025-11-24 09:36:18
原创 ...
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的比赛,于11月...
2025-11-24 09:35:27
战况激烈!俄乌两军战斗被全...
据凤凰卫视报道,11月23日,俄乌两军全线的战斗被激活,从苏梅至哈...
2025-11-24 09:26:13
评论丨2025赛季中超联赛...
中国足球从来就没有“冷”过,只是如何让群众的“热”更持续地继续下去...
2025-11-24 09:19:16
原创 ...
2025年11月22日下午1点,第27届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赛进入第...
2025-11-24 09:17:57
文艺惠民演出亮相螺洲古镇
23日,“英雄福州城”文艺惠民演出在螺洲古镇游客服务中心上演。 ...
2025-11-24 09:10:24
男子酒后在火车车厢排便,官...
关于媒体报道“一男子酒后在火车车厢排便”的情况说明针对媒体报道“一...
2025-11-24 09:07:47
熊猫专列开路 西南文旅扬帆
当“熊猫专列·成都号”的汽笛在成都安靖站嘹亮响起,一趟串联川黔渝三...
2025-11-24 09:02:44
原创 ...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因此很多人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清朝历时...
2025-11-24 09:02:41

热门资讯

【环球财经】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伦敦11月22日电(记者张亚东)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金属价格21日收盘时普遍下...
原创 银... “农业银行‘十五五’规划,请您来支招!”农业银行日前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出邀请。 农业银行表示,即日起至...
王中磊夫妇试水短视频、暂未带货... 瑞财经 吴文婷近日,知名影视大佬、华谊兄弟联合创始人王中磊(王忠磊)、王晓蓉夫妇涉足短视频等话题引发...
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明起停牌 11月23日晚间,佳华科技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的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原创 年... 不管是过度消费还是不消费,都不是好现象。 时间回到五年之前,我记得2019年更早的时候,网上大多...
财经调查丨三无手搓飞机靠阴阳合...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四川、河北等地卖家告诉总台《财经调查》记者,“手搓”自制飞机通过“配件套材”...
数字人民币新动向! 在国家金融数字化浪潮的澎湃动力下,数字人民币的试点与应用正步入更广阔、更深入的领域。 近期,从深圳国...
谢承润的小红书里藏着什么生意经... 谢承润开始接班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图/受访者提供 在传统印象中,大型药企的掌舵者...
中信证券:展望2026年 锂电... 人民财讯11月2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展望2026年,锂电行业整体供需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需求端...
原创 最... 2024年伊始,中国房地产市场便步入了“量价齐跌”的下行通道。根据十一月份的最新统计数据,全国百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