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爆基丁
首只外资新设独资公募推出的养老目标基金(即养老FOF)即将开启发行。11月18日,富达基金发布富达任远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FOF)的相关法律文件。随着该基金的推出,富达基金也成为首家推出养老FOF的外资新设独资公募。
从年内新品成立情况来看,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已有10只养老FOF(份额合并计算,下同)成立。不过,规模较小的问题,同时存在于新发和存续产品中,更有部分产品因此黯然离场。有观点认为,当政策把“钱”和“机制”引进来,机构把“收益”和“体验”做上去,养老FOF才能从“小众精品”变成“国民账户”,真正承接万亿级别的养老第三支柱市场。
又有新品即将面市
又一只养老FOF新品即将面市。11月18日,富达基金发布富达任远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FOF)的相关法律文件,富达基金也由此成为首家推出养老FOF的外资新设独资公募。
据悉,该基金拟于2025年12月1日至2026年2月27日公开发售,最低发售份额为2亿份。赵强为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曾在国信证券、鹏华基金任职,自2022年9月加入富达基金,现任多元资产部负责人、基金经理。
图片来源:壹图网
赵强介绍称:“养老投资的核心原则是通过科学多元的配置有效控制风险,从而实现养老财富的长期稳健积累。富达基金此次推出的养老FOF,其业绩比较基准中包含了恒生、标普500和黄金等全球资产,是目前市场上首只在基准中包含海外市场指数的养老FOF。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富达基金对全球资产配置的前瞻性思考,更旨在通过全球多元布局,为国内养老人群提供更具韧性的投资组合,帮助他们获得稳健长期回报和优质持有体验。”
富达基金总经理孙晨也表示:“养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也是富达尤其能贡献价值的领域之一,更是我们在中国的长期战略核心支柱。此次养老FOF的推出,标志着我们在中国养老金融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借此,我们能够把富达在养老投资领域的国际经验及产品布局有序地引入并落地中国市场,逐步为中国投资者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解决方案。我们将持续积累本土经验,结合富达的养老投资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国养老金融体系向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新老产品普遍规模偏小
除上述产品外,年内也有多只养老FOF面市。从成立日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年内已成立了10只养老FOF,发行规模约36.7亿元。其中,前海开源康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的发行规模达22.6亿元,暂居首位,其余单只产品的发行规模则均不足10亿元。
事实上,规模较小的情况不仅存在新发产品中,更有存续产品因规模不足黯然离场。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当前,年内已有永赢养老目标2040三年持有混合发起FOF、国投瑞银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华夏均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混合发起FOF等10只养老FOF清盘。整体来看,离场的产品均为发起式基金,即成立满三年时,规模不足2亿元或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足200人导致触发自动清盘程序。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养老FOF的合计规模达636.23亿元,数据可取得的267只产品中,有162只产品的最新合并规模不足2亿元,其中,多达58只产品不足5000万元。而从年内收益率来看,截至11月17日,养老FOF的平均收益率为14.28%,且相关产品在年内均取得正收益。
对于养老FOF规模普遍较小的原因,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可能与发行数量较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关,相关基金管理人需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净值表现、资产配置优势,同时发挥渠道优势、费率优势等因素才有可能提升旗下养老FOF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提到,养老FOF规模较小,可能也与相关产品普遍拥有较长的锁定期有关。同时,也与渠道销售意愿有关,由于养老FOF申购费率低、尾佣比例也不及多数权益类产品,渠道或更愿意销售费率相对更高的“固收+”产品或新发权益类基金。
图片来源:壹图网
针对养老FOF的规模难点,兴证全球基金认为,当前以国内权益和国内固收为主的FOF产品在风险收益特征上确有同质化的问题。建议资产配置层面可通过引入黄金、海外资产、REITs等多资产品种来破局,通过把各类资产进行搭配,使得整个组合的收益来源更加多元化,以实现不降低预期收益率的前提下,降低组合波动率。另外,在养老FOF的产品创新上,可以适当鼓励更多地创新和尝试,探索适合我国的个人养老金解决方案。
“当政策把‘钱’和‘机制’引进来,机构把‘收益’和‘体验’做上去,养老FOF才能从‘小众精品’变成‘国民账户’,真正承接万亿级别的养老第三支柱市场。”柏文喜说道。
下一篇:股指期货什么时候重仓或者轻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