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现在心急如焚,他发起的关税战不但没有击败中国,还有可能会让美国倒赔2万亿美元。
围绕特朗普全球关税的诉讼,已经正式进入了美国最高法院。而情况,看起来对特朗普并不乐观。
在第一场听证会上,大多数大法官都对特朗普征收全球关税的理由表示怀疑,其中还包括几名政治光谱偏向共和党的保守派大法官。
这种状况自然让特朗普心急如焚,他很快就在自己的"真实社交"平台上发文,警告败诉可能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声称一旦最坏情况出现,美国政府实际需要偿还的关税收入和投资将超过2万亿美元,这将是一场"国家安全灾难"。
同时,他还把矛头对准了所谓的"激进左翼疯子",指责这些人故意给出"低数字",诱导最高法院做出错误判断。
其实早在特朗普发声前,美国财长贝森特等人就已经放风,暗示如果政府败诉,确实需要退还之前征收的关税。
当时外界估算的数字大概在500亿到2000亿美元之间,可特朗普口中的2万亿美元,无疑比这个数字震撼得多。那么这2万亿美元究竟从何而来?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主要包括"关税收入"和"投资"两部分。
先说说关税收入这块。根据最新数据,美国2025财政年度(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的关税收入已经达到1950亿美元,比2024财年暴增1180亿美元。
这个数字看起来确实不少,但即便把未来几个月的收入都算上,距离2万亿美元也还差得远。这就意味着,特朗普最担心的其实是"投资"那部分。
了解特朗普行事风格的人都知道,他在挥舞关税大棒的同时,总会给其他国家留个"后门"——那就是投资美国。
只要对方答应大额投资,他就愿意降低甚至取消关税,这也是他最热衷的"大生意"模式。目前,美国已经和多个国家签署了所谓的投资协定,这些协议看似独立,实则都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高度绑定。
最典型的就是和沙特签署的6000亿美元战略经济协议,以及和卡塔尔达成的超过24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日本也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韩国则被要求拿出3500亿美元。
单看这些数字,6000亿加2400亿再加5500亿和3500亿,已经超过了1.7万亿美元,再加上1950亿的关税收入,特朗普口中的2万亿美元确实能凑得七七八八。但问题在于,这些投资承诺真的能兑现吗?
就拿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韩美3500亿投资谈判来说,双方已经拉扯了好几个月,分歧主要集中在投资方式上。一开始美方坚持要求韩国进行"全额现金投资",这让韩国政府犯了难,外交部长官赵显明确表示"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也强调,韩国"难以承担如此规模的现金投资"。直到10月中旬,美方才终于松口,从原先"要求一次性现金投资"的立场后退一步,同意考虑贷款和贷款担保等形式。
韩方甚至提议签署"无限制韩美货币互换"协议来替代现金投资,具润哲还透露,美国已经认识到韩国无法像日本那样一次性拿出数千亿美元。
即便如此,韩国内部反对声音依然很大,有议员批评这不是主权国家能接受的协商,还有人建议与其投资3500亿换关税下调,不如维持现行25%的关税更合理。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这些所谓的投资承诺本来就是建立在关税威胁的基础上,一旦最高法院判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非法,美国失去了关税大棒的威慑力,其他国家凭什么还要履行这些不平等的投资协议?
就像韩国,本来就对3500亿投资怨声载道,现在有了最高法院这个"台阶",很可能会顺势推翻之前的承诺。
日本、沙特、卡塔尔这些国家的情况也类似,他们当初答应投资,无非是为了换取关税优惠,如今关税政策本身都可能被判违法,这些投资自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更讽刺的是,就在最高法院听证会前夕,特朗普还在因加拿大安大略省投放批评关税的电视广告而大发雷霆,威胁要对加拿大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再加征10%。
这则广告引用了美国前总统里根批评高关税危害美国经济的演讲片段,直接戳中了特朗普的痛处,他不仅中止了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还在社交媒体上怒斥加拿大"严重歪曲事实并采取敌对行为"。
可这种恼羞成怒的反应,反而暴露了他对关税政策合法性的不自信,也让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更清楚地看到其关税政策的随意性。
还有特朗普之前提出的"关税分红"计划,更是把这种矛盾暴露无遗。他声称要给高收入群体之外的美国民众一次性发放每人2000美元的"关税分红",把关税收入"返还"给美国人。
可简单算笔账就知道这根本不现实,美国当前人口3.4亿,扣除18%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人群,还需要支付超过5000亿美元,而2025财年的关税收入只有1950亿,连一半都不够。
财政部长贝森特对此也含糊其辞,只说可以用"小费免税、加班费免税"等多种形式发放,而不是直接发支票,这从侧面承认了特朗普的提议根本行不通。
现在特朗普真正的困境在于,他发起的关税战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庞氏骗局,靠新的关税威胁维持旧的投资承诺,一旦中间的链条断裂,整个体系就会轰然倒塌。
最高法院的听证会就是那个可能断裂的关键环节,一旦关税政策被判非法,不仅要退还近2000亿的关税收入,更会导致超过1.7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泡汤。这也就难怪特朗普会如此心急如焚,把败诉说成是"国家安全灾难"。
说到底,这场关税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特朗普以为靠威胁和施压就能让其他国家屈服,却忽略了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律和法律的约束。
他把关税当成了谈判的唯一筹码,把投资承诺当成了自己的政绩,却没意识到这些都建立在不合法、不平等的基础上。
如今最高法院的听证会只是一个开始,无论最终判决结果如何,美国都已经为这场鲁莽的关税战付出了沉重代价,而特朗普口中的2万亿美元,或许就是这场闹剧最真实的成本核算。
参考资料:
特朗普警告最高法院:推翻关税将致“毁灭性打击”——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