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保定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8729元,环比下跌0.82%,同比下跌1.63%;二手房样本均价为8669元,环比下降0.62%,同比下跌7.71%。
保定的房价曾经凭借“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有过巅峰时刻,而如今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市场调整。
从1968 年省会西迁石家庄的落寞,到 2017 年雄安新区成立的喧嚣,再到如今房价回落的平静,可以说,保定楼市的每一次涨跌,都镌刻着城市命运的印记。
壹
从1949年到1958年,再从1966年至1968 年,伴随着北京成为首都及天津升格为直辖市,保定两度成为河北省会。
这算是保定城市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
彼时的老城厢里,直隶总督署的外墙与新兴的机关大院相映成趣。
京汉铁路不仅曾汇聚了刘少奇、李富春、蔡和森,以及教员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而且在建国后,铁路系统的扩建带来了首批产业工人,国营工厂的兴起也催生了最早的住房需求。
2000年前后,保定主城区的房价维持在千元左右。市场由隆基泰和等本地房企主导,外来者难以分得一杯羹。这种平稳态势一直延续到 2014 年,成为后来房价暴涨的漫长铺垫。
2014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出台,保定可能成为副中心的传闻四起。
那时,一些重量级的媒体,如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网、和讯网、人民网、新民网、凤凰财经等都曾引述《财经》杂志的消息,称京津冀三地已经达成共识,初步确定将河北省保定市作为“政治副中心”的首选地。
这么多知名媒体的烘托下,小道消息都变成大道消息了。
北京投资客涌入售楼处,本地刚需在恐慌中连夜排队。
在那年的三月,保定房价创下了全国最高的涨幅。
2015年学区划片政策的落地与去库存战略的叠加,让保定房价的涨势愈发汹涌。此后,随着北京、天津调控加码产生的需求外溢,保定房价节节攀高。
2017年雄安新区的成立,成为保定楼市的重磅利好。据说,当时有些小区的房价一个月内从5000元涨到1万多,完成了跨越式的跳涨。
那时,保定楼市的热度也吸引了一些外来房企。
然而,在这个相对封闭,市场份额已被本地房企瓜分殆尽的城市,强龙们虽然选择放低姿态,以和本土房企合作的方式进驻,但终究还是压不住地头蛇。
2017年5月份,在保定首次采用“双限双竞”方式出让地块的争夺战中,保利、碧桂园、和华润败给了隆基泰和。期间,这些地产大鳄们经历了厮杀百余轮和两次熔断,最终败北。虽说隆基泰和是以摇号方式竞得该地块,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2018年,随着调控政策持续高压,市场热度急转直下,保定的房价也从峰值逐渐回落。
在YQ结束后,购房者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追涨” 转向 “求稳”,房价下跌趋势愈发明显。
到了今年,保定的房价仍旧在继续下跌。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9月保定新房的均价为8729元,环比下跌0.82%,同比下跌1.63%;二手房的样本均价为8669元,环比下降0.62%,同比下跌7.71%。
贰
回顾保定楼市这些年的起伏涨跌,在概念的催化所造成的房价飙升之后,保定房价的下跌在市场规律和行业大环境之外,还面临着一些自身所独有的桎梏。
从城市定位来看,从传言中的政治副中心到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保定对于行政资源虹吸的虚幻期待算是落空。而相较于雄安对战略级核心资源的击中承载,保定则承接了产业链条中的支撑型资源。
所以,雄安的发展遵循的政策驱动的“造城逻辑”,保定的发展则回归到产业驱动的“兴城逻辑”上来。
那么,在这方面保定做的怎样?
首先,从GDP来看,去年河北11个地级市的排名前三分别为:唐山10004亿元,石家庄8203亿元,保定4773亿元。
虽然保定的排名从前些年的第五上升到了第三名,但其经济总量不及唐山的一半。
同唐山依托百年工业积淀构筑起“钢铁 + 港口” 的坚实底盘相比,保定虽然在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和康养等领域已经崭露头角,但经济结构仍处于新旧动能的转换中,受新兴产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更显著。
以保定的纳税大户——长城汽车为例。
长城汽车的三季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达到612.47亿元,同比增长20.51%,但归母净利润为22.98亿元,同比下滑31.23%,环比下滑更是达50%。
除了公开的话术——以增加“营销+研发”费用的方式,换取未来的市场份额,长城汽车也无法避免新能源转型与价格战的双重夹击。
其次,保定行政区域过多带来的资源分散问题,进一步削弱了楼市支撑力。
作为河北行政区最多的市,保定下辖24个县级行政单位。
关于保定乃至整个河北行政区域分散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历史中追寻根源。从秦汉置县起,历经魏晋风云和唐宋沿革,河北许多县名与治所历经两千余年传承未改。这些县域所拥有的深厚历史底蕴与民众情感认同,使其不愿被合并,从而隐入尘烟。
然而,从现代行政效率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行政格局带来的高行政成本,间接挤压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投入;配套短板又进一步降低了楼市吸引力。
最后,在作为房地产市场“ 活水 ”的人口方面,同七普人口数量相比,截至去年年底,保定人口减少了19.64万,减幅为2.13%。在省内来说,只比邯郸和邢台稍微好点。
2024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904.62万人,同比减少了5.27万人,而需求端的萎缩则会让楼市失去托底。与此同时,2024年河北省的人口由多年以来的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万人,官方称其为“历史性跨越”。其中,雄安新区占31.1%,石家庄占20.6%,唐山占20.4%。
而保定的人口流失与楼市供需矛盾的叠加,在官方数据中清晰显现:2024年保定商品房待售面积达 222.1 万平方米,同比激增 50.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 166.5 万平方米,增长 39.6%,而商品房销售面积53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供需失衡态势明显。
不过,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保定有望在产业承接、功能疏解等方面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希望这些产业能逐步提升城市经济活力,为保定楼市提供长期支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