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噬的代价,欧洲承受得起吗?
创始人
2025-10-25 15:17:02
0

文︱陆弃

欧盟,又开始作妖了。10月23日,他们干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在第19轮对俄制裁中,欧盟居然把中国企业也拉上了黑名单,还首次制裁了中国大型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理由呢?还是那套老掉牙的说辞:中国“协助俄罗斯规避制裁”。呵呵,这理由连自己恐怕都讲不圆。

中方当然火速回应了,态度之强硬,字字掷地。商务部发言人直接表示: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欧方一意孤行,严重破坏中欧经贸合作大局,冲击全球能源安全。翻译一下,就是:你欧盟这波操作,不仅蠢,还可能让自己冻成冰棍

欧盟这几年像是中了某种“自残魔咒”。制裁俄罗斯,结果先把自己制得快崩溃;这次又拉中国进来,仿佛怕自己不够惨似的。真让人怀疑,他们的战略会议桌上是不是摆的不是地图,而是一个自虐清单。

先说经济。2024年中欧贸易额高达8400亿欧元,谁离得开谁?欧盟制裁中国企业,看似是在“敲打”中国,实际上是给自己动脉割了一刀。欧洲光伏、汽车、消费电子,哪一块不靠中国供应链撑着?光伏产业协会自己都说,欧洲80%的光伏组件靠中国进口。结果欧盟一挥大刀,把中国光伏相关企业列单。意思是,想让欧洲的新能源转型直接熄火?

讽刺的是,他们口口声声说要“绿色转型”“能源独立”,结果一刀下去,自己最依赖的供货方先被砍了。然后呢?布伦特原油价格立刻上涨1.6%,上海原油主力合约涨了2.3%。这波制裁刚宣布,油价先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政治层面更是荒唐。中欧本来还算有点“君子之交”——在气候、经贸、全球治理上合作得还不错。结果欧盟这次直接拿石头砸了这段关系。明面上是“制裁名单”,背后却是撕毁信任。政治互信一旦破裂,想修补?难。尤其是在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的今天,欧盟这一脚,不止踩了中国的底线,还踩碎了自己的外交脸面。

而这一切,背后是谁在拱火?谁在吹风?不用多说——那位隔着大西洋、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老朋友,美国。2022年,美国让欧盟一同制裁俄罗斯能源,结果欧洲能源价格暴涨,民众烧树取暖;美国呢?坐收渔翁之利,以四倍价格卖液化天然气给欧洲。现在,又是熟悉的套路、熟悉的味道。美国一声吆喝,欧盟又屁颠颠跟上,还以为自己在“捍卫自由”,其实是在帮别人数钱。

这波操作,不仅蠢,还危险。因为它会让欧洲陷入双重困境——经济上更依赖美国,政治上更疏远中国。欧洲内部其实早有人看明白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就说过一句话:“欧洲不应成为美国的附庸。”结果欧盟还是集体装聋作哑。现在好了,连中国炼油厂都要制裁,看来他们真是铁了心要做“地缘政治的冤种”。

再说能源问题。制裁中国炼油厂?好啊,那国际油价的波动谁来买单?中国的炼厂可是全球中间馏分油主要供应源之一。欧盟这一刀下去,影响的不只是中欧贸易,还有全球能源供应链。油价一涨,运输成本上涨,欧洲消费者的账单又要爆炸。冬天快到了,欧洲民众的取暖费、电费、燃气费估计又得涨到骂娘。

最荒诞的是,欧盟还在嘴硬,说这是“为了维护国际秩序”。可中方从头到尾都没有向任何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对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也有严格控制。连美国自己都没法拿出证据,欧盟却急着替美国站台。真是应了那句话:别人递刀子,你伸脖子上。

而这还不是第一次。两年前制裁俄罗斯,他们信誓旦旦要让俄经济“崩溃”,结果俄能源收入暴涨,欧洲经济率先萎缩。德国工业被能源成本压得快喘不过气,通胀飙升、企业倒闭、抗议潮一波接一波。民众在街上烧柴取暖的时候,欧盟官员还在布鲁塞尔的会议室里讨论“民主价值观”。这场景,滑稽得像一出黑色喜剧。

现在又来第二季——“制裁中国篇”。上一季的教训没学到,反而加大赌注。这就像一个赌徒,明知道上一把输了房子,这一把还想押上命。欧盟真要这么玩下去,恐怕最后连自己的民心都保不住。

中方这次的态度也很明确:你要玩单边制裁,那就别怪我反制。中国有的是办法保护自己的企业,必要时,也能精准还击。要知道,中欧贸易体量不是靠口号维持的,而是靠实际利益。中国要是调整一点出口结构、改变几条航线,欧洲市场立刻就能感受到“后果”。

问题是,欧盟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吗?还是又在被美国当成工具人?美国当然希望欧洲和中国闹翻——这样欧洲更离不开美国产品、更离不开美军保护。欧盟表面上说要“战略自主”,实际上却越来越像“战略附属”。

但欧洲民众的耐心是有限的。通胀、能源危机经济衰退,这些已经让他们够受了。如果欧盟继续在对外政策上“自毁长城”,民怨迟早会爆发。到那时,布鲁塞尔的高官们恐怕又要惊讶地问:为什么大家都不信我们了?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活在幻觉里,以为站在美国那边就是安全的,以为对中国强硬就能赢得掌声。可现实是,他们的每一次“强硬”,都变成了自己掘的坑。欧盟口口声声说要“避免被绑架”,结果被美国绑得最紧。想维持面子,却丢了底子;想打压别人,却打碎了自己。

相关内容

思摩尔国际(06969.H...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4日南向资金减持656.57万股思摩尔国际(...
2025-10-25 09:17:55
中央批准,三人履新
近日,重庆、甘肃、陕西有重要人事调整,一起来看—— 重庆 经中...
2025-10-25 09:16:57
摩尔线程、沐曦股份冲刺IP...
转自: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李玉洋 上海报道 继摩尔线程率过会后...
2025-10-25 09:14:35
江西铜业股份(00358....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4日南向资金减持168.7万股江西铜业股份(...
2025-10-25 09:12:58
原创 ...
特朗普口风突变,关税大棒挥舞中的博弈与算计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
2025-10-25 09:11:39
OpenAI 攻上浏览器“...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余杨 编辑|苗正卿 头图|OpenAI 官...
2025-10-25 09:08:57
原创 ...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帝王,以其雄才大略和...
2025-10-25 09:07:51
《叙州府志》纂修诸贤纪事
清代修志之风盛行,地方史乘的编纂为后世留存了丰富的地方文献。《叙州...
2025-10-25 09:07:23
原创 ...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然而,他的名声远不及他的...
2025-10-25 09:06:53

热门资讯

杭州“六小龙”,隐现38家险资... 或许与外界对险资只投成熟期企业的印象不同,杭州“六小龙”背后也出现多家险资身影。 近期,券商中国记者...
宗馥莉已回“娃哈哈”上班 娃哈哈的“分家”闹剧,突然出现大反转。 据界面新闻报道,10月23日,宏胜系销售各分公司接到通知,2...
茅台集团换帅:贵州能源局局长陈... 红星资本局10月25日消息 据新华财经报道,10月25日上午,茅台集团召开大会宣布重大人事调整:张德...
研究表明关税开始影响美国个人和... 参考消息网10月24日报道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网站10月21日报道,最近的一项分析显示,特朗...
原创 这... 近期,面对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有观点提出一种巧妙应对策略,展现出从容的智慧,让人不禁感慨类似智慧5...
叶国英:大盘逼近4000点 以... 本文共1700字 阅读完约5分钟 ■ 叶国英 从2025年8月26日上证指数攀升至3936.58点至...
港股风向标|科技股回暖助力恒指... 财联社10月24日讯(编辑 冯轶)今日港股强势震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涨1.8...
原创 俄... 欧盟正计划推出一项重大金融举措,涉及冻结的俄罗斯国有资产。这项举措将动用这些被冻结的资产作为担保,推...
埃泰克更新IPO招股书,关联交... 中国网财经10月24日讯 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埃泰克”)更新招股书。 资料显示,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