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际金价的动静闹得挺大,直接从高点4398美元一夜之间砸到最低4021美元,跌了377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2636元。这事儿发生在10月21日晚上,中国市场收盘后,国际市场那边就开始跳水。直接原因跟俄乌战场的停战消息有关,乌克兰那边和几个国家领导人发了联合声明,说支持特朗普提出的立即停火,还提到用当前实际控制线作为谈判起点,另外要动用俄罗斯被冻结的主权资产给乌克兰提供资源保障。
社交媒体上还传出前线部队撤兵换防的说法,这让双方和平谈判看起来第一次进了实质阶段。 虽然战火还有可能再烧起来,但双方都表态想停战,就看条件能不能谈拢,乌克兰会不会让出已经被俄罗斯占的土地。从声明看,这次停火不算彻底结束战争,而是双方都想用小代价换大利益。美国和欧盟早就不想再往乌克兰砸钱了,就给泽连斯基施压,让他承认战争失败。俄罗斯现在想不费兵力占住最后那块地,所以愿意坐下来跟美西方谈。
金价这么大跌,有人就联想到2020年8月,那时候黄金单日也跌了6%左右,然后接下去两年持续往下走。这次不少人觉得,俄乌战争一结束,黄金的避险需求没了,价格就没支撑了。 战争刚爆发时,国际资本担心会搞出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买黄金避险。现在停战意愿出来了,那些避险资金就开始卖出,金价自然就往下砸。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在推波助澜。比方说,10月16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就把黄金期货和白银期货的保证金要求提高了5.5%和8.5%。 上海黄金交易所也马上发了通知,说要做好市场风险控制。这等于现货和期货市场买黄金的杠杆都降了,投资者得掏更多钱才能买到原来规模的黄金。交易所的理由是金价波动太大,可能让会员单位爆雷。其实说白了,就是金价涨太快了,为了稳住美元在货币市场的地位,只能降杠杆,加大保证金,少点做多黄金的资金。
再看历史数据,美联储降息的时候黄金价格通常是跌的,加息时倒是涨。但2024年美联储开了降息通道,这一年降息幅度不算大,可黄金在2025年涨了超过60%。 这说明不能再用老一套美元体系的框架分析现在的金价变化了。这一轮黄金上涨的根本不是俄乌战争,也不是美联储加息降息,而是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信用的裂痕越来越大。在美元高利率的几年里,黄金储备规模在2025年超过了美元,成了主导。 各国央行都统一态度增持黄金,中国央行连续几个月不间断增加储备规模。本质上,这一轮上涨是因为美元信用危机,各国央行想建新货币体系,抛弃美元导致的。美联储和美国政府想稳住美元霸权,但国家衰落了就衰落了,不是靠嘴硬和贸易战就能回巅峰的。
黄金想下跌不是靠战争结束就能唱衰,得美国重新打美元保卫战,还得赢了,美元才能重回老大地位。但现在特朗普不敢对任何国家宣战,任何战争都可能把美国最后那点体面扯掉。同时,黄金上涨也因为美国联合欧洲加乌克兰,没打赢俄乌战争,美元霸权就没了。 美国想通过战争结束做空黄金,保美元地位,本质是个错选。10月22日,金价继续下探,特朗普宣布和普京的峰会暂缓,因为俄罗斯拒无条件停火。泽连斯基面对压力,坚持资源保障,推动谈判。美欧减少对乌克兰投入,俄罗斯想控制已占土地。黄金上涨源于美元信用质疑,各国央行继续增持。美联储尝试稳美元,通过提高保证金和媒体报道影响市场,但效果有限。美国无力发起新战争维护美元地位,特朗普避免宣战风险。泽连斯基继续领导乌克兰抵抗,特朗普处理国内议程,推动外交方案。
话说回来,金价这轮暴跌像击鼓传花游戏结束了,以前大家轮着推高,现在鼓声停了,花砸手里了。大跌原因曝光了,不光是俄乌停战传闻,还有交易所调保证金这些操作。美元要再涨,黄金就完蛋了,因为美元强了,避险需求就弱了。 但从长远看,黄金储备超过美元的趋势还在,各国央行买买买,中国连续增持。2025年前9个月,美元金价涨了47%,推手有地缘风险、关税不确定、美元疲弱。 高盛把2026年12月金价预期从4300调到4900美元,因为央行和私人部门需求强。未来两年各国央行预计买1000吨黄金。摩根大通说2026年初金价破4000,一种情境下两个季度内上4500。 瑞银认为黄金还有上涨空间,到2025年12月达3500美元。高盛基准展望到2025年底3700,2026中期4000。+
俄乌冲突不是金价走高的核心,美元贬值趋势才是。 特朗普急于促成停火,或许也跟这有关。欧洲多国领导人表示支持沿当前战线立即停火,乌克兰支持冻结战事,声明强调停止军事行动,以接触线为起点。停火框架进实质落地,市场避险情绪转,金价单日跌6.3%,创12年最大跌幅,资金加速流出黄金。 但停战是假新闻的可能性也有,金价和俄乌没半点关系,是SGE和LME上调期货合约保证金造成的,短线资金获利退出。 俄国黄金储备减少,冻结资产解冻后会补库存,对黄金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