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在科创板企业被投资者爆炒的背景下,科创板上市的国内网络安全企业安恒信息股价表现得不温不火,股价涨幅远落后于科创50指数涨幅。
安恒信息股价表现低迷,与其持续亏损的业绩有很大关系。自2021年以来,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已经连续4年半亏损。
在此影响下,自2021年7月以来,公司股价较最高点跌超80%,即便如此公司第二大股东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创投”)依旧减持公司股份。
在上市和定增完成后,虽然公司营收仍在增长,但却一直亏损。上市近6年后,安恒信息还能否再次实现盈利?
公开资料显示,安恒信息成立于2007年,成立之初公司以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为切入点,推出了国内首个商业版Web应用弱点扫描器、数据库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等产品,逐步确立了公司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优势。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安恒信息也逐步向云安全领域转型,并成功“拿下”阿里云,成为阿里云首批供应商。
在云计算快速发展带动下,安恒信息2016年至2018年业绩表现较为出色,公司营收从3.17亿元增长至6.27亿元,同期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也从2873万元增长至5782万元。
在业绩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安恒信息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随着科创板的推出,2019年11月安恒信息以56.50元/股成功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发行市盈率高达72.38倍。
上市两年后,安恒信息盈利能力便出现下滑。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59%至18.2亿元,但扣非后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高达7959万元。
对于公司由盈转亏,安恒信息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吸引人才,公司进行了股权激励,2021年股份支付金额约9100万元,此外由于收购参股公司股权带来了8900万元的非经常损益亏损,因此公司扣非后净利润由盈转亏。
此后几年,虽然公司收入在持续上升,但亏损却在扩大。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安恒信息扣非后净利润亏损金额分别为2.99亿元、3.88亿元、2.37亿元、2.08亿元。
若算上2021年安恒信息4年半扣非后净利润累计亏损超12亿元,而2016年至2020年安恒信息累计盈利仅为3亿元左右。
安恒信息持续亏损,与下游需求放缓和行业竞争激烈有很大关系。2021年《数据安全法》的出台,网络安全被各大企业重视,大量合规驱动项目上台。但随着第一轮建设完成,新增市场空间骤缩,项目数量急速下滑。
在此背景下,网络安全企业收入受到影响,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87%。
除此之外,由于行业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防火墙、WAF、EDR等品类在短时间内被数十家厂商复制。在招投标过程中,低价竞争成为企业拿单的重要手段,不少企业低于成本拿单。
在此影响下,网络安全企业毛利率及净利率不断走低。安恒信息也不例外,2020年安恒信息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8.97%、9.96%,2025年上半年安恒信息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55.79%、-27.04%。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安恒信息了解,在行业竞争激烈影响下,公司项目实施成本居高不下,销售费用高企,导致公司持续亏损。未来,公司有无办法降低项目实施成本,或提高中标价格?截至发稿,未获得安恒信息回应。
虽然公司持续亏损,但安恒信息货币资金较为充足。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由于扣非后净利润持续亏损,同期安恒信息经营性现金流累计流出超6.5亿元。
但得益于上市之初公司疯狂融资,安恒信息类现金资产较为充裕。2019年,IPO首发安恒信息融资高达10.46亿元。
2021年10月,在上市仅两年左右的情形下,安恒信息以324.23元/股价格定向增发募资13.33亿元,安恒信息定增吸引了不少知名投资机构及牛散。如中信建投证券、摩根大通以及牛散葛卫东分别认购3亿元,中国电信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认购数千万元。
由于募投项目建设投产有一定的时间,因此安恒信息频繁利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如2022年2月,公司便公告计划使用不超8亿元用于现金管理。直至2024年,安恒信息几乎每年都将募集而来的闲置资金用于理财。
频繁将资金用于理财,带来的好处便是公司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较为客观,如2022年安恒信息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分别为3527万元、2988万元。2023年及2024年公司均有不菲的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
除通过资本市场募资外,安恒信息还频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Wind数据显示,2017年未上市以前,安恒信息只有1000万元长期借款。
上市以后,安恒信息开始大规模对外借款。2021年,公司新增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及长期借款分别为1.31亿元、0.62亿元、5.34亿元。
此后几年,安恒信息依旧不断对外借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分别为4.78亿元、6.02亿元、1.04亿元。
为此,安恒信息也付出了较高的代价,2025年上半年公司借款利息支出为2160万元,粗略计算公司综合借款利息成本约为3.6%左右。
在对外借款及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带动下,安恒信息在手货币资金较为充裕。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货币资金为12.38亿元,此外安恒信息还有2.0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及7.79亿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司类货币资金资产超22亿元。
2025年上半年,超22亿元类货币现金资金为公司带来544.9万元利息收入、662.7万投资收益,现金年化收益率仅为1%左右。
拥有如此庞大的现金储备,安恒信息并未偿还有息负债,相反近几年仍在增加对外借款规模,导致公司财务费用逐年攀升。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安恒信息了解,公司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合计超22亿元,鉴于现金管理收益率较低,为何不优先偿还借款,从而减少利息支出?
公司扣非后净利润持续亏损,近几年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流出,日常经营靠借款及原有的现金储备。未来,公司有无办法获得经营性现金流入?若公司持续亏损,未来筹资渠道是否畅通?截至发稿,未获得安恒信息回应。
由于持续亏损,安恒信息在资本市场表现也不理想。
2021年7月,安恒信息股价一度上涨至289元/股以上,此后便一路下跌,截至10月23日公司股价报收52.59元/股,股价较巅峰期下跌超80%(注:由于公司曾进行过分红送股,故统一采用复权后价格)。
公司股价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如曾参与安恒信息定增的私募大佬葛卫东。葛卫东2020年开始买入安恒信息,此后又通过定增加仓安恒信息,巅峰时葛卫东持有安恒信息股权比例超3%。
但在定增完成后,安恒信息股价便一路下跌,葛卫东也自2022年开始减持安恒信息股权。截至6月30日,公司前十大股东及前十大流通股东均不见葛卫东身影,而安恒信息第10大流通股东仅持有安恒信息71.27万股,占公司股份比例为0.7%。
以此来看,葛卫东持有安恒信息的股价基本被清仓减持,投资安恒信息保守估计葛卫东亏损至少在3亿元以上。
即便股价跌幅如此之大,公司重要的战略投资者阿里创投仍在减持公司股份。作为阿里云的重要供应商,上市之前同为阿里系的阿里创投系安恒信息第二大股东。
上市之后,阿里创投持有的股权比例被稀释至10.81%,仍是安恒信息第二大股东。2020年11月5日,阿里创投持有安恒信息的股权迎来解禁。
此后,公司股价最高涨至289元/股以上,阿里创投持有的股权价值一度超28亿元,浮盈14倍左右,阿里创投未曾减持。
2024年12月18日,阿里创投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以43.72元/股,减持2045447股,占公司股份比例达2%。2025年4月至7月,阿里创投又通过大宗交易及集合竞价的方式以40.61-55.42元/股,减持了3061102股占公司股份比例达2.9992%。
在股价巅峰时,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股东,阿里创投尚未减持安恒信息。但在公司股价跌超80%以后,却在大手笔套现,背后原因也让外界好奇不已。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安恒信息了解,作为公司重要战略股东阿里创投在公司股价巅峰时尚未减持公司股份,为何会在公司股价距离历史高点跌超80%的情形下减持,是否跟公司持续亏损有关?阿里创投大规模减持公司股份,是否会影响公司与阿里云合作?
对于安恒信息而言,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持续亏损。但得益于上市以来频繁对外融资,公司现金储备较为充裕。若不能及时扭亏为盈,获得持续的经营性现金流流入,仅依靠对外融资,安恒信息恐怕很难长时间保持竞争力。
*注:文中题图来自安恒信息官网;其余未署名图片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