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韩国一直享有美国的“零关税”政策。然而,随着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发动关税战,韩国产品也未能幸免。美国对韩国的商品加征了15%的关税,虽然曾计划将关税提高到25%,但考虑到韩国的经济承受能力,最终仅设定了15%的关税。这一决定,显然让韩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韩国已作出妥协,宣布将对美国追加投资3500亿美元,这表明韩国在美国施压下选择了低头。
韩国与美国之间有着紧密的贸易关系。韩国的许多产品都依赖出口美国,而加征的15%关税无疑会对韩国的出口企业,尤其是制造业造成严重冲击。在美国推动“敲诈”战略的背景下,韩国决定通过加大投资来换取美国的关税优惠。因此,韩国提出了35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并已将相关方案提交给美国。这也进一步表明,韩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并非平等,韩国在许多方面仍受制于美国。
尽管韩国总统已更替,李在明取代尹锡悦成为新一届总统,但韩国的对美立场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在尹锡悦执政期间,韩国积极支持美国,并与日本展开紧密合作,同时在多个领域公开挑战中国,特别是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方面。李在明与尹锡悦属于不同政党,但韩国的外交立场并未因此改变,依然要依赖美国的战略方向。此次宣布投资3500亿美元,也显现出韩国依旧在战略上要顾及美国的意见。
实际上,韩国的独立性较为薄弱,其历史背景中有不少悲哀之处。美国早在韩国建立之初就驻军韩国,至今韩国并未获得完全的军事指挥权,意味着在战时,韩国军队需听从美国的指挥,实际上韩国军队是美军的附属部队。这一现象表明韩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正因如此,韩国的对外战略往往为美国的利益服务。如今,在美国的关税战压力下,韩国被迫承诺对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这也体现了其缺乏独立性。
美国对韩国的压力不仅限于关税,实际上美国还对日本和欧盟进行了类似的“敲诈”,促使他们向美国承诺增加投资,以换取关税减免。显然,韩国并不满意15%的关税,而继续提出追加3500亿美元投资的方案。这表明,韩国深知美国加征关税对其制造业造成的打击十分严重,因此寻求美国的优惠待遇。然而,在与美国的关系中,韩国并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