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美国政府一停摆,压力可就像秋风扫落叶似的,朝着政客们扑面而来。这阵子,谁都不好过,连特朗普在网上的态度都变了不少。密歇根州的州长惠特默,前脚刚到多伦多,话匣子一开就把中美贸易摆上桌,话里话外都是冲着特朗普来的。她直言,这些关税政策简直一锅端,不光对中国动手,还连累了美国最亲的邻居加拿大。人家还说了,冲着加拿大硬刚,最后折腾的其实是美国自己,让中国捡了便宜。
州长埋怨归埋怨,特朗普这时候也没闲着。最近美国媒体一通批斗,他立马在社交平台上发声,摆出一副豆农守护者的形象,说什么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让美国农民吃了苦头,他绝不坐视不管。还宣称要把关税的钱割出一块专门补贴豆农,等着下月见韩国领导人的时候,也会要求中方按照协议多买点自家大豆,帮农民解个围。
这一套说辞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特朗普三句话不离中国,把美国豆农的困境全都塞给中方,自己摇身一变成救世主。这话说多了,老百姓早就心明眼亮,美国豆农的问题不是中国造成的,还不是他动的手破坏贸易规则、关税一波接一波,美国媒体提醒多少回了,最后苦果才落在农民头上。现在,政府停摆弄得四处鸡飞狗跳,他又把锅甩向中国,这明显是顶不住事了。
这一连串操作,多半就是想换回民众的目光,别让大家只盯着政府关门那点破事。选举近了,白宫气氛跟锅里炸油条似的,谁都怕自家位子不保。特朗普急着找个新话题,好绕开和民主党的僵局。
可问题是,中方会为这场戏捧场吗?大概率是没戏。双方真正关心的东西根本就不一样中方想聊的是大格局,包括两国关系、关税协议、台湾问题;特朗普却执着于一粒豆,谈判双方一南一北,谁跟谁都对不上话。
其实如果美国真想谈合作也不是没门,前提是得拿出点真东西从头调整态度、取消限制芬太尼流通、表态反对,再把大豆价格压得比阿根廷和巴西还低点,或许中方才会考虑下一步。否则,光靠嘴皮子和甩锅,谈判这碗饭可没那么好吃。
上一篇:澳洲房价,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