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创下新高的黄金
突然回调
9月30日A股收盘之后,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盘中向下跌破3800美元/盎司,日内下跌超0.8%,此前盘中一度大涨1%刷新纪录至3871美元/盎司。现货白银跌1.88%,报46.02美元/盎司。
实际上,这轮金价上涨行情已经持续了7天,不断突破前高,此前的高点是9月23日盘中达到的每盎司3791.08美元。
国内金饰价格上涨
9月30日,记者查询到,周生生足金饰品标价1111元/克,老庙黄金足金饰品标价1108元/克,周大福足金饰品标价1108元/克。
对于黄金短时间内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的原因,华夏基金分析称,一方面,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降息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提升了黄金的配置价值。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避险需求依然旺盛。美国债务高企,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叠加各国央行持续购金,都成为金价上涨的底层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基金认为,黄金的定价逻辑正在发生深层次变化。过去,金价更多与美元利率、通胀预期直接挂钩。而如今,在去美元化趋势、全球央行购金需求、货币信用体系重构等因素的推动下,黄金逐渐成为新一轮金融秩序博弈中的核心资产。
金价还会上涨吗?
瑞银周二在一份报告中称,对黄金市场目前倾向于看涨情景,预计到2026年年中金价将升至每盎司4200美元。该行指出,美元走弱、央行大举购买黄金以及ETF投资增加等因素对金价构成利好,同时建议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为5%左右。瑞银强调,黄金与股票和债券的关联度较低,可作为对冲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工具,同时提醒投资者考虑与价格波动和美国货币政策可能转变相关的风险。
自年初以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从2625美元/盎司起步,持续攀升,年内国际黄金价格涨幅已接近43%,国内黄金价格上涨约38%。
“黄金价格上涨是美联储政策转向、全球央行购金潮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央行连续大规模增持黄金为黄金价格构筑了坚实的底座。“全球央行已连续3年每年增持黄金超过10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需求量的20%。”咨询公司Metals Focus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净购金量每年均超过1000吨,预计2025年将达900吨,约为2016—2021年年均水平的2倍。各国央行大举购金主要出于“去美元化”的考虑,尤其是在2022年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后,发展中国家希望分散外汇储备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不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刘英告诉记者,不只是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在增持,发达国家也在积极购金。世界黄金协会(WGC)2025年二季度报告显示,全球央行购金态势延续,二季度共增储166吨。而其对90多个央行的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内进一步增加黄金储备。
来源:财联社、中国基金报、中国蓝新闻
编辑: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