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作为浦发银行、国盛集团与安盛投资合资设立的公募机构,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浦银安盛基金)在2024年规模突破3800亿元。
然而,这家总部位于陆家嘴核心地段的合资公募,因与时任人员的劳动合同纠纷,出现在法院公告中。
二、开庭公告
据上海高等法院官网,谭晓鸣诉浦银安盛基金劳动合同纠纷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简称:浦东法院)预定于今年12月5日开庭。
当事人的名字,似曾相识。
早在2019年初,浦银安盛基金曾登报公告设立北京、深圳分公司。彼时,谭晓鸣以深圳分公司负责人身份出现在公告中。
2024年8月,浦银安盛基金公告称,因业务发展需要,深圳分公司负责人变更为陈阳。
公开信息显示,陈阳为浦银安盛基金旗下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浦银安盛资管)执行董事;2022年任上海分公司负责人;2024年8月兼任深圳分公司负责人至今。
三、升降之间
时隔年余,再度得知这位前任分公司负责人的消息,的确有些意外。
中基协信息显示,谭晓鸣在2018年登记执业于浦银安盛基金;2024年8月,他从浦银安盛基金离职注销,加入中欧基金。不过,其在新东家的具体任职并没有公开信息。
单从体量来看,这是一次“职场上行”:天天基金网显示,中欧基金目前规模6,202.16亿元,行业排名第21位;浦银安盛基金规模3,635.55亿元,行业排名第28位。
据浦发银行公开财报,最近三年,浦银安盛基金的业绩呈现“下行态势”。2022年到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90亿元、12.83亿元、12.7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5亿元、2.95亿元和2.53亿元。
2025年上半年,浦银安盛基金营业收入5.99亿元,净利润1.23亿元,两项指标均不及2024年同期水平。
作为曾经的公募机构分公司负责人,在跳槽至规模更大的同业机构后,转而与老东家对簿公堂,这背后的争议究竟源自何处?是因递延薪酬未能兑现、绩效奖金未予发放,还是因入职同行触发竞业限制条款?纠纷的具体缘由,仍有待庭审进一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