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5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报告》主要回顾了2025年三季度全球和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以及全球银行业运行情况,展望了2025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报告称,展望四季度,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主要金融数据有望回暖,人民币汇率波动中走升,将有望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展望四季度,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主要金融数据有望回暖,但预计将延续分化态势:一是融资总量稳步扩张。四季度对全年及“十四五”经济目标完成至关重要,加之“十五五”规划将出台,预计增量政策将同步推出,基建、房地产等重要领域有望迎来更多利好,将带动融资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但信贷出现大幅多增可能性较小。
二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资金投放维持中高速增长。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带动下,金融机构将持续加大对科创、绿色、养老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预计相关领域信贷增速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且将继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随着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政策持续放松,预计房地产贷款增速有望稳步回暖。
三是政府债券融资将继续保持高位。财政政策将持续强化逆周期调节,加之地方投资需求提速等因素带动下,四季度政府债券发行规模预计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年将创下历史新高。
四季度,利率水平预计将继续稳中有降,为实体经济融资提供适宜的货币环境。A股或将维持高位向上,但也需警惕前期上涨过快及内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带来的调整风险。
8月下旬以来,在乐观情绪和外资流入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较快升值态势,并创下年内新高。展望四季度,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且有望继续升值。具体来看,美元指数仍面临下行压力,结汇需求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而且国内经济基本面平稳运行,支持人民币汇率走强。
报告建议,宏观政策要及时跟上,要更加重视正向激励、改善和稳定预期的作用,更加重视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牵引作用,更加重视宏观政策边际效果变化,充分发挥政策“组合拳”效果,推动内需稳定增长,以内需增长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外部不确定性。下半年,财政政策要更好地发挥托底作用,加大流动性供给,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全球经济方面,展望四季度,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喜忧参半,需求端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供给端相对稳健。全球通胀整体稳中有降,美国面临通胀反弹风险。美国关税政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部分经济体财政收支压力加剧,美联储可能进一步降息,地缘政治因素将继续对全球资金流向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美元指数延续疲软表现,美债收益率保持宽幅震荡,新兴市场股市更具吸引力,国际油价中枢下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潘福达